學中文嘅時候,認識「其部首」真係好重要㗎!部首就好似漢字嘅身份證,幫我哋快速理解同記憶生字。今日就同大家分享下部首嘅小知識,特別係「其」字嘅部首,原來佢嘅部首係「八」部,可能好多人都冇留意到呢個有趣嘅細節。
講到部首分類,其實有啲字嘅部首真係估佢唔到。好似「其」字咁,明明上半部似「甘」,點解會歸類到「八」部呢?原來古人造字嗰陣,覺得「其」字下半部嘅兩撇似「八」字分開嘅樣,所以就咁分類咗。呢個例子話俾我哋知,部首有時唔係睇表面咁簡單㗎!
常見字 | 部首 | 特別之處 |
---|---|---|
其 | 八 | 下半部兩撇似八字 |
期 | 月 | 與時間相關 |
棋 | 木 | 材質為木製 |
旗 | 方 | 與方位相關 |
查字典嘅時候,識得用部首真係慳好多時間。好似想查「淇」字,如果知道「氵」係水部,就可以直接去水部搵。不過有啲字就麻煩啲,好似「其」字咁,部首係「八」,但現代字典有時會將佢歸類到「甘」部或者獨立成部,所以查字典都要靈活變通先得。
部首唔單止幫我哋查字典,仲可以理解字義。好似「八」部嘅字,多數同「分開」、「分散」嘅意思有關。「其」字本身有「那個」嘅意思,引申出「分別指出」嘅概念,同「八」部嘅特性都幾吻合。下次見到「八」部嘅字,不妨諗下係咪同「分開」有關,可能會發現更多有趣嘅連結㗎!
什麼是其部首?3分鐘帶你搞懂基本概念
每次查字典都看到部首但搞不懂是什麼?其實部首就是漢字的「分類標籤」啦!就像圖書館把書分成不同類別一樣,部首就是幫漢字分門別類的方法。最早是東漢許慎在《說文解字》裡發明的,把9353個漢字歸納成540部,現代字典通常簡化成200多個常用部首而已。
要怎麼認部首呢?最簡單就是看字的「偏旁」,像「河」字左邊的「氵」就是部首。不過有些字比較特別,像「問」的部首是「口」在下面,「想」的部首反而是「心」在底下。下面整理幾個常見部首給大家參考:
部首 | 名稱 | 例子 | 意思 |
---|---|---|---|
氵 | 三點水 | 河、海、湖 | 跟水有關 |
艹 | 草字頭 | 花、草、菜 | 植物類 |
扌 | 提手旁 | 打、抱、拍 | 手部動作 |
亻 | 單人旁 | 你、他、作 | 跟人有關 |
口 | 口字旁 | 吃、叫、唱 | 嘴巴動作 |
知道部首後查字典超方便!像要查「烤」字,先找「火」部,再數右邊「考」有6畫,馬上就能找到。現在很多電子字典還可以直接點選部首查詢,比傳統方式更快。不過要注意有些字的部首位置不固定,像「慕」在「艹」部、「恭」在「⺗」部,要多練習才會熟悉。
遇到不會唸的字更要靠部首幫忙,像看到「鯛」字不知道怎麼唸,先認出「魚」部就能猜到跟魚類有關,再查發音就簡單多了。有些部首還能提示字的意思,像「⻊」部的字多跟腳部動作有關(跑、跳、踢),「女」部的字常和女性相關(媽、姐、姑),學會看部首對認字真的很有幫助!
為什麼學中文要先認識其部首?專家解析
學中文就像在玩拼圖,而部首就是最重要的邊框跟線索!你知道嗎?其實每個中文字背後都藏著小秘密,部首就是解開這些秘密的鑰匙。台灣小朋友從國小就開始學部首不是沒有原因的,因為認得部首之後,查字典速度直接快三倍,連猜生字意思都變得好簡單。
先來看幾個超常見的部首,你就知道它們有多重要:
部首 | 例子 | 關聯性 |
---|---|---|
氵(水部) | 河、海、淚 | 都跟液體有關 |
艹(草字頭) | 花、菜、藥 | 植物類的幾乎跑不掉 |
扌(提手旁) | 打、抱、推 | 肯定要用到手部動作 |
這些部首根本就是字的身份證啊!像看到「跑」、「跳」、「踢」這些字,就算不認識,看⻊字旁就知道跟腳部動作有關。我們台灣人從小用注音輸入法,有時候字寫不出來,靠部首檢字法就能在字典裡撈到答案,這招真的超實用。
更厲害的是,很多部首本身就有意思。像「心」部的不外乎跟情緒有關(想、怒、愛),「女」部的常跟女性角色相關(媽、姐、姑)。認識200個基本部首後,看到陌生字至少能猜出三成意思,這對學中文的外國人來說根本是開外掛!現在知道為什麼老師總要我們先背部首了吧?這可不是在整人,而是真的幫你省下好多學習時間。
如何快速記憶其部首?台灣老師親授秘訣
最近好多學生都在問「怎麼記部首比較快」,其實台灣老師們早就有一套超實用的方法啦!部首就像字的身份證,掌握好就能輕鬆查字典、理解字義。今天就把老師們壓箱底的技巧分享給大家,保證讓你記部首像玩遊戲一樣簡單!
首先要把常見部首分類記憶,像「人字旁」、「三點水」這種有具體形象的部首最容易記。建議可以自己畫個小表格,把相似部首放在一起比較:
部首類別 | 例子 | 記憶口訣 |
---|---|---|
人相關 | 亻(人字旁) | 「人站旁邊變亻」 |
水相關 | 氵(三點水) | 「水滴三點變成氵」 |
手相關 | 扌(提手旁) | 「手舉高高變扌旁」 |
言相關 | 訁(言字旁) | 「說話要簡化變訁旁」 |
再來就是聯想法超級重要!比如看到「清」字,可以想像「水(氵)旁邊有個青蘋果」,這樣馬上就記住是「氵」部。老師們最愛用這種生活化的比喻,學生們反應都說「原來部首這麼好玩」。平常看招牌或菜單時,也可以玩「猜部首」遊戲,訓練自己快速辨識的能力。
最後要推薦「部首撲克牌」練習法,這可是台灣老師們的獨門絕活。把常見部首寫在卡片上,每天抽五張,試著找出對應的例字。例如抽到「艹」部,就要聯想到「花、草、菜」這些字。堅持兩週後,你會發現看到生字時,腦袋會自動跳出部首位置,查字典速度直接快三倍!
記得要把這些方法實際用出來喔,光是看過很容易忘記。建議準備一本小筆記本,遇到特別難記的部首就畫個趣味插圖,像「⻊(足字旁)」可以畫成小腳丫,這樣印象會更深刻。台灣老師們最常說:「部首不是用背的,是用玩的!」掌握這些技巧後,保證你連「龜」字的「⺼」部都能一秒認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