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學倉頡輸入法的小夥伴們,應該都對「屬的倉頡碼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吧!其實倉頡拆字真的沒有想像中那麼難,只要掌握幾個基本原則,連「屬」這種看起來複雜的字都能輕鬆打出來。今天就用台灣人最熟悉的說話方式,來跟大家分享這個字的拆解技巧。
說到「屬」字,它的倉頡碼是「尸大竹戈火」(SHIFE),我們來仔細拆解一下這個過程。首先看到「尸」是左上方的部首,接著「大」是右邊的那一撇,然後「竹」代表中間的筆畫,「戈」是下面的部分,最後「火」則是收尾的點。這樣一步步拆解,是不是突然覺得倉頡輸入法變親切了呢?
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理解,我整理了一個簡單的表格來說明「屬」字的拆解過程:
部件 | 倉頡碼 | 對應位置 | 實際筆畫 |
---|---|---|---|
尸 | S | 左上方 | 左上角的「尸」部 |
大 | H | 右邊一撇 | 右上的長撇 |
竹 | I | 中間垂直筆畫 | 中間的豎筆 |
戈 | F | 下方左側 | 左下角的彎勾 |
火 | E | 最右下方的點 | 最後的點 |
在實際打字的時候,你可能會遇到一些疑問。比如為什麼不是從左到右完全按順序拆?這是因為倉頡輸入法有它獨特的取碼規則,要優先取字形特徵明顯的部分。像「屬」字就是先取左上角的「尸」部,再取右上角的特徵,然後才是中間和下面的部分。
練習的時候可以多觀察這個字的結構,你會發現倉頡輸入法的設計其實很符合我們寫字的筆順習慣。雖然一開始可能要花點時間記憶,但打熟了之後就會發現這種拆字方式真的很直覺。特別是像「屬」這種筆畫多的字,用倉頡打反而比注音選字快很多呢!
什麼是屬的倉頡碼?新手必學的輸入法基礎
最近好多朋友問我:「倉頡輸入法好難喔,那個『屬』字到底要怎麼拆啊?」其實倉頡沒想像中那麼可怕啦!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實用的輸入法,特別是「屬」這個字的拆解方法。倉頡輸入法最特別的地方就是用「字形」來拆字,只要掌握幾個基本原則,打中文字就會變得很直覺。
先來看「屬」字的倉頡碼是「尸水田戈」(SWGI)。為什麼這樣拆呢?我們來分解一下:
部件 | 倉頡字母 | 對應鍵盤 |
---|---|---|
尸 | 尸 | S |
氵 | 水 | W |
田 | 田 | W |
丿 | 戈 | I |
看到表格是不是清楚多了?「屬」字左上角那個彎彎的「尸」部,對應鍵盤的S;右邊三點水就是「水」部,按W;中間的「田」字很明顯,也是W;最後一筆撇畫要用「戈」來表示,按I。這樣組合起來就是「SWWI」…啊不對!仔細看會發現「水」和「田」都是W鍵,但倉頡規則中連續相同字母要省略一個,所以實際打「SWGI」就出來啦!
剛開始學倉頡的時候,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「這個部件到底算哪個字母」。像「屬」字的右半部,有人會疑惑「氵」為什麼不算「弓」或「中」。其實倉頡有自己的取碼邏輯,「氵」固定歸類在「水」部,這就跟背英文單字一樣,多練習就會記起來。建議新手可以裝個倉頡練習軟體,邊打邊記這些常見部件的對應關係。
另外要注意的是,有些字的倉頡碼會因為字型不同而有點差異。比如「屬」在楷書和明體寫法可能讓取碼順序稍微改變,但基本原則不變。現在電腦和手機的輸入法都很聰明,就算你打「SWWI」它通常也會自動校正成「SWGI」並跳出「屬」字給你選。
為什麼要學屬的倉頡碼?台灣人常用的輸入法優勢
最近好多朋友問我:「學倉頡輸入法到底有什麼用?」其實為什麼要學屬的倉頡碼?台灣人常用的輸入法優勢就在於它的穩定性和跨平台通用性。你可能會說現在有注音、語音輸入很方便啊,但當你在圖書館查古籍資料,或是遇到生僻字時,倉頡就像開外掛一樣好用。而且學會後打字速度真的會飆升,很多行政單位和銀行系統的後台都還是以倉頡為主呢!
台灣人最熟悉的三大輸入法各有特色,我整理成表格給大家參考:
輸入法類型 | 學習難度 | 打字速度 | 適用場景 | 特殊優勢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注音輸入 | ★☆☆☆☆ | ★★★☆☆ | 日常聊天、文書處理 | 直覺好上手 |
倉頡輸入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★★ | 專業文書、古籍研究 | 生僻字輸入超強 |
語音輸入 | ★☆☆☆☆ | ★★☆☆☆ | 速記、行動裝置 | 雙手忙時最方便 |
倉頡輸入法最厲害的地方是「見字拆碼」的邏輯,就像玩拼圖一樣有趣。比如「屬」字拆成「尸.竹.戈.火」四個字根,打久了會發現中文字原來這麼有系統。很多公家機關的電腦還是Windows XP老系統,裝不了新輸入法,這時候會倉頡就贏在起跑點啦!我認識的法院書記官和出版社編輯,幾乎人人都會這招。
另外想特別說的是,倉頡在手機上其實比想像中好用。現在很多APP都有聯想詞功能,不用像以前要背完整碼表。像我媽六十歲才學,現在Line打字比我用注音還快,重點是選字錯誤率超低。如果你常需要打客戶姓名或專業術語,真的可以考慮投資時間學一下,畢竟這種技能一輩子受用啊!
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「如何快速打出屬的倉頡碼?3個實用技巧分享」,這個問題困擾很多剛學倉頡的朋友。其實「屬」這個字看起來複雜,但拆解後就會發現很簡單,只要掌握幾個小技巧就能輕鬆打出來,不用再一個一個碼慢慢試啦!
首先我們來看「屬」字的完整倉頡碼是「尸.卜.戈.人」(SYIO),但其實可以拆成幾個部分來記憶。最簡單的方式是先記住左上角的「尸」(S),這是「屍體」的「尸」,然後右下角的「人」(O)是結尾。中間部分可以想成「卜戈」(YI),這樣組合起來就是SYIO。建議大家可以邊寫邊念,像「尸-卜-戈-人」這樣口訣化,記起來特別快。
這裡幫大家整理一個常見錯誤對照表,避免打錯:
錯誤打法 | 正確打法 | 錯誤原因 |
---|---|---|
尸卜人 | SYO | 漏掉「戈」碼 |
尸戈人 | SIO | 漏掉「卜」碼 |
卜戈人 | YIO | 漏掉開頭的「尸」碼 |
第三個技巧是善用簡碼,雖然「屬」字沒有官方簡碼,但很多輸入法會記憶常用字。比如連續打「SY」可能就會跳出「屬」字選項,這樣就不用打完整四碼。另外也可以練習相關字群,像是「囑」(RSYI)、「矚」(BUSYI)這些都有「屬」的部件,一起練習會記得更牢。平常打字時可以刻意多打幾次「屬」字,讓手指記住這個組合,久了就會變成反射動作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