沃斯德克氏徵象是什麼?醫生告訴你 | 認識沃斯德克氏徵象的5個重點 | 沃斯德克氏徵象:身體發出的警訊

沃斯德克氏徵象是什麼?這個醫學名詞聽起來很專業,其實就是醫生在檢查甲狀腺功能時會用到的一個小測試啦!簡單來說,當醫生輕敲你臉頰靠近耳朵的地方,如果出現嘴角或臉部肌肉抽動的反應,就可能暗示著體內鈣離子代謝異常,特別是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狀況。

這個徵象最早是由奧地利醫生Franz Chvostek在1876年發現的,所以又叫做「沃斯德克氏測試」。台灣的醫生在門診時,如果懷疑病人有手腳麻木、肌肉痙攣等症狀,常常會用這個方法來做初步判斷。要注意的是,這個測試結果不是絕對的,還需要配合抽血檢查鈣離子濃度才能確診喔!

下面整理幾個關於沃斯德克氏徵象的小知識:

項目 說明
檢查方法 輕敲耳前2-3公分處的面神經分支
陽性反應 同側嘴角或鼻翼抽動
常見原因 副甲狀腺功能低下、低血鈣
偽陽性率 約10-25%健康人也可能出現
相關症狀 手腳刺痛、肌肉痙攣、喉嚨緊縮感

在台灣的醫療現場,這個測試特別常用於甲狀腺手術後的追蹤檢查。因為手術時如果不小心傷到副甲狀腺,就可能造成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功能低下。有些病人術後會覺得嘴巴周圍麻麻的,或是手指有針刺感,這時候醫生就會敲敲看有沒有沃斯德克氏徵象。

雖然這個測試看起來很簡單,但其實背後牽涉到複雜的電解質平衡問題。正常情況下,我們的副甲狀腺會分泌荷爾蒙來調節血鈣濃度,當這個機制出問題時,神經肌肉的興奮度就會改變,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敲擊誘發的抽動反應。現在很多醫院都會搭配其他檢查方法,像是特魯索氏徵象(量血壓時觀察手部痙攣)來綜合判斷。

沃斯德克氏徵象是什麼

沃斯德克氏徵象是什麼?醫師一次説清楚。這個醫學名詞聽起來很專業,但其實跟我們日常健康息息相關,今天就來好好解釋給大家聽。沃斯德克氏徵象(Chvostek’s sign)是檢查低血鈣時的一個重要臨床表現,醫師會輕敲患者臉部特定位置,觀察是否有臉部肌肉抽動的反應,這個測試在門診很常見,但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背後的意義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當我們體內鈣離子濃度過低時,神經肌肉的興奮性會增加,這時候敲擊面神經經過的部位(大約在耳朵前方2-3公分處),就可能引發嘴角、鼻子周圍肌肉的不自主收縮。這個現象最早是由奧地利醫師Franz Chvostek在1876年發現的,所以用他的名字來命名。要注意的是,這個測試結果需要專業醫師來判讀,因為約有10-25%的健康人也可能出現輕微反應。

項目 說明
檢查方法 輕敲耳前方面神經經過處
陽性反應 出現嘴角或面部肌肉抽動
臨床意義 可能暗示低血鈣、副甲狀腺功能低下
假陽性率 約10-25%健康人可能出現輕微反應
相關疾病 甲狀腺手術後、慢性腎病、維生素D缺乏

在台灣的醫療現場,醫師遇到懷疑鈣質代謝異常的病人時,常常會做這個簡單快速的床邊檢查。特別是剛做完甲狀腺手術的病人,或是長期洗腎的腎友,醫師都會特別注意有沒有這個徵象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這個測試只是初步篩檢,真的要確診還是要抽血檢查鈣離子濃度和其他相關指標。

很多民眾會好奇為什麼抽血檢查前醫師要先做這個測試,其實這是因為低血鈣可能導致嚴重的肌肉痙攣甚至心律不整,醫師需要快速判斷是否需要立即處理。而且這個檢查完全不用任何儀器,在急診或救護車上都能馬上做,是相當實用的臨床技巧。下次如果看到醫師在做這個動作,就知道是在檢查什麼啦!

什麼人容易出現沃斯德克氏徵象?高危險羣要注意,這個問題其實跟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和身體狀況息息相關。沃斯德克氏徵象是一種神經系統的反應,通常會出現在特定族群身上,如果你或身邊的人有以下這些特徵,那可要特別留意了!

首先,長期熬夜的夜貓族要小心啦!現代人工作壓力大,很多人習慣熬夜追劇、打遊戲,這種作息不正常的狀態會讓自律神經失調,增加出現沃斯德克氏徵象的風險。另外,經常處於高壓環境的上班族也是高危險羣,尤其是那些需要長時間盯著電腦的工程師、設計師,他們常常會不自覺地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,導致肌肉緊繃、神經受到壓迫。

以下整理了幾種容易出現沃斯德克氏徵象的高危險羣,大家可以對照看看:

高危險羣類型 可能原因 常見症狀表現
長期熬夜者 自律神經失調 手部顫抖、肌肉抽動
高壓工作者 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 頸部僵硬、手指麻木
營養不良者 缺乏鈣、鎂等礦物質 四肢刺痛、肌肉痙攣
糖尿病患者 周邊神經病變 感覺異常、反射亢進
甲狀腺功能異常者 內分泌失調影響神經傳導 手腳發麻、肌肉無力

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族群,喜歡喝咖啡、茶等含咖啡因飲料的人也要注意,過量攝取咖啡因可能會讓神經變得過度敏感,更容易誘發沃斯德克氏徵象。另外,有些女生在生理期前後因為荷爾蒙變化,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症狀,這時候可以多補充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,像是牛奶、小魚乾等,幫助緩解不適。

說到這裡,不得不提一下現在年輕人常見的「低頭族」問題。整天滑手機、打電腦,脖子前傾的姿勢會壓迫到頸部神經,時間久了不僅會肩頸痠痛,還可能引發沃斯德克氏徵象。建議大家每隔30分鐘就要起來活動一下,做做簡單的伸展運動,讓緊繃的肌肉得到放鬆。

沃斯德克氏徵象是什麼

沃斯德克氏徵象何時會出現?這些時間點最常見,其實跟身體的鈣離子濃度變化有密切關係。這個醫學徵象主要是在檢查甲狀腺功能異常時會觀察到,特別是低血鈣的情況下,醫生輕輕敲擊臉部神經時,可能會引發臉部肌肉抽動的反應。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有點陌生,但了解它出現的時機對健康管理很有幫助。

臨床上觀察到,沃斯德克氏徵象最常出現在以下幾種情況:

常見時機 可能原因 好發族群
甲狀腺手術後 副甲狀腺受損導致低血鈣 甲狀腺切除患者
慢性腎臟病 鈣磷代謝異常 腎功能不全者
維生素D缺乏 影響鈣質吸收 營養不良或日照不足者
急性胰臟炎 鈣離子沉積異常 酗酒或膽結石患者

特別要注意的是,這個徵象在甲狀腺手術後的24-72小時內特別容易出現,因為手術過程中可能會不小心影響到旁邊的副甲狀腺。有些病人會覺得臉頰或嘴角突然抽動,尤其是在吃東西或說話的時候特別明顯。另外,長期洗腎的病人也要留意,因為腎功能不好會影響鈣磷平衡,可能讓這個徵象反覆出現。

除了上面提到的情況,其實孕婦在懷孕後期或哺乳期間,如果沒有補充足夠的鈣質,也可能會出現輕微的沃斯德克氏徵象。這主要是因為胎兒發育需要大量鈣質,媽媽體內的鈣離子濃度可能會暫時下降。所以婦產科醫生通常會建議孕媽咪要多喝牛奶或補充鈣片,就是為了預防這類問題發生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