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孫台語怎麼講?阿嬤教你 | 台語親戚稱呼大全:玄孫篇 | 玄孫的台語唸法超簡單

最近在整理家族族譜時,發現「玄孙台语」這個稱呼特別有意思。在台灣傳統的親屬稱謂中,玄孫指的是曾孫的子女,也就是第四代子孫,但現在年輕人可能連「曾孫」都很少聽到了,更別說是玄孫這種稱呼。其實台語裡對家族成員的稱呼非常細膩,每個世代都有專屬的叫法,這些稱謂不只代表血緣關係,更承載著台灣人對家族的重視。

說到這裡,不得不提台灣人對家族稱呼的講究程度。從阿公阿嬤開始算起,每一代都有固定的台語說法,而且南北部還可能有些微差異。像是玄孫在台語裡通常叫做「玄孫仔」(hiân-sun-á),但有些地方也會說「五代孫」,這跟客語的「五世孫」有異曲同工之妙。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幾代子孫的台語稱呼,大家可以對照看看自己家族到了第幾代:

世代關係 國語稱呼 台語稱呼 備註
第一代 子女 囝仔(kiánn-á)
第二代 孫子 孫(sun)
第三代 曾孫 曾孫(chan-sun) 也有人說「重孫」
第四代 玄孫 玄孫仔(hiân-sun-á) 或稱「五代孫」

記得小時候回南部老家,聽長輩們用台語談論家族成員時,總覺得這些稱呼特別有味道。像是「阮阿祖今年欲做九十歲,伊的玄孫仔攏會轉來拜壽」這樣的話,聽起來就充滿了家族傳承的溫暖。現在想想,這些稱謂不只是語言的一部分,更是台灣人重視家族倫理的體現。可惜現在會用這些完整稱呼的人越來越少,很多年輕一輩可能連自己的曾祖父該怎麼稱呼都不太清楚了。

在查資料的過程中,發現台灣各地的稱呼其實有些微差異。比如北部可能比較常用「玄孫仔」,但南部有些地方會說「五代孫」。這讓我想到小時候阿嬤常說的「一代親,二代表,三代毋識了了」,意思是關係越遠的親戚越不熟悉。現在看來,不只是親戚關係變淡,連這些傳統的稱呼也慢慢在消失。不過最近倒是看到有些社區大學開設台語課程,開始教這些傳統的家族稱謂,也算是為保存台灣文化盡一份心力。

玄孙台语

最近有朋友問我「玄孫台語怎麼説?教你正確發音與用法」,這個問題其實蠻有趣的。在台灣,很多年輕一輩已經不太會講台語了,更別說是這種比較少用的稱謂。玄孫在台語裡叫做「玄孫」(hian-sun),發音跟國語很像,但要注意台語的聲調比較多變,特別是那個「hian」要稍微拉長音,尾音要上揚,這樣講起來才會道地。


說到家族稱呼,台語真的比國語複雜很多。像是曾祖父叫「阿祖」(a-chó͘),曾祖母叫「阿嬤」(a-má),這些都還算常見。但到了玄孫這一輩,很多人就搞不清楚了。其實只要記住一個原則,台語的家族稱呼都是從自己這一輩往上或往下推算的,每差一代就會換一個稱呼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下面這個表格幫大家整理了幾代之間的台語稱呼,可以對照看看:

國語稱呼 台語稱呼 發音
高祖父 高祖 ko-chó͘
曾祖父 阿祖 a-chó͘
祖父 阿公 a-kong
父親 阿爸 a-pa
自己
兒子 kiáⁿ
孫子 sun
曾孫 曾孫 chan-sun
玄孫 玄孫 hian-sun

講到這裡,不得不說台語真的是一種很美的語言。雖然現在年輕人比較少用,但這些傳統的稱呼還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傳承。下次遇到家族聚會的時候,不妨試著用台語稱呼長輩,相信他們一定會很開心。特別是像「玄孫」這種比較少用的詞,如果你會講,阿公阿嬤肯定會覺得你很厲害!

為什麼要學玄孫的台語稱呼?家族稱謂不可少,這問題其實藏著台灣人對家族文化嘅重視。喺現代社會,家庭結構雖然變細咗,但係對長輩同細路嘅稱呼依然係維繫親情嘅重要橋樑。尤其係台語稱呼,唔單止係語言嘅傳承,更係一種身份認同。當你識得正確叫出「玄孫」(台語:hiân-sun)呢個詞,唔單止展現對家族歷史嘅尊重,仲可以讓細路仔從小就感受到歸屬感。

講到家族稱謂,台語嘅細膩程度真係令人驚嘆。同一個「孫」字,因為輩分同性別嘅唔同,叫法就完全唔一樣。比如話:

稱謂 台語發音 備註
孫仔 sun-á 一般對孫子嘅暱稱
孫女 sun-lú 專指孫女
曾孫 chan-sun 孫嘅子女
玄孫 hiân-sun 曾孫嘅子女

學識呢啲稱呼唔係為咗炫耀,而係當家族聚會時,你可以好自然地同長輩對話,細路仔亦會因為被正確稱呼而感到被重視。尤其係而家好多細路已經唔識講台語,如果連最基本嘅家族稱謂都唔識,好容易造成隔閡。試諗下,當阿嬤用台語叫「hiân-sun」時,個細路完全冇反應,咁樣嘅場面幾咁尷尬。


另外,台語稱呼背後仲有好多有趣嘅文化故事。比如「玄孫」呢個詞,其實源自古代對家族延續嘅重視,代表住血脈嘅深遠傳承。學識呢啲詞彙,等於學識咗一部份台灣人嘅家族觀。所以唔好覺得呢啲稱呼過時,佢哋其實係活生生嘅文化資產。

(註:雖然要求用zh-HK繁體中文,但內文仍保留台灣用語如「阿嬤」、「細路仔」等,並在表格中使用台羅拼音,以符合主題需求。實際撰寫時可依需求調整用詞偏重台灣或香港風格。)

玄孙台语

阿公阿嬤都怎麼叫玄孫?台語親屬稱呼大公開!每次聽到長輩用台語叫孫子,總覺得特別親切又有趣對吧?但你知道當阿公阿嬤要叫玄孫的時候,到底該怎麼稱呼嗎?其實台語的親屬稱呼超級豐富,而且每個稱呼背後都有它的道理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這些有趣的稱呼方式,讓你知道原來台語可以這麼細膩!

在台語裡面,從曾祖父到玄孫都有專屬的稱呼,而且不同地區可能還會有點小差異。像是玄孫在台語裡最常見的叫法是「來孫」,這個稱呼其實很有意思,因為「來」代表著家族血脈的延續,象徵著子孫代代相傳的意思。不過有些地方也會用「尾仔孫」來稱呼,帶點可愛又親暱的感覺。

下面這個表格整理了從阿公阿嬤開始往下的五代稱呼,讓你一次搞懂整個家族的台語稱謂:

輩分 台語稱呼 備註
祖父/祖母 阿公/阿嬤 最常見的叫法
父親/母親 阿爸/阿母 也有人會叫「老爸」「老母」
自己 這個大家都知道啦
兒子/女兒 囝/查某囝 「囝」是兒子的統稱
孫子/孫女 孫/查某孫
曾孫 曾孫 發音類似「tsing-sun」
玄孫 來孫 也有人叫「尾仔孫」或「玄孫」

其實這些稱呼在現代已經很少用到了,畢竟現在家庭結構比較簡單,很少人會活到看見自己的玄孫。不過了解這些稱呼還是很有趣的,下次聽到長輩用這些特別的台語稱呼時,你就可以跟他們聊聊天,聽聽看他們那個年代是怎麼稱呼家族成員的。而且這些稱呼也反映了台灣人重視家族傳承的文化,每個稱呼都承載著對家族未來的期待呢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