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常見竹子種類大公開!原來竹子有幾種這麼多啊~
每次走在山區或公園,看到那些挺拔的竹子隨風搖曳,你有想過這些竹子其實分好多種嗎?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台灣常見的竹子種類,順便分享一些實用的小知識,讓大家以後看到竹子也能認出幾種來!
台灣常見竹子種類一覽表
竹子種類 | 特徵 | 常見用途 | 生長高度 |
---|---|---|---|
孟宗竹 | 稈粗大、節間長 | 建築材料、竹筍 | 15-25公尺 |
桂竹 | 稈細長、節明顯 | 工藝品、竹簾 | 8-15公尺 |
綠竹 | 稈綠色、節環突出 | 竹筍、竹編 | 5-10公尺 |
麻竹 | 稈粗壯、有黑斑 | 建築、竹筏 | 10-20公尺 |
箭竹 | 稈細小、叢生 | 工藝品、裝飾 | 2-5公尺 |
說到竹子,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孟宗竹啦!這種竹子真的超大支,在台灣山區超常見的。記得小時候阿公都會帶我們去挖冬筍,就是從這種竹子長出來的。它的筍子特別好吃,煮湯或是炒肉絲都超對味。而且因為它長得又高又直,以前很多老房子都是用這種竹子當建材呢!
再來就是桂竹,這種竹子比較細長,常常被拿來做竹編工藝品。我家就有一個桂竹做的筆筒,用了十幾年還是很耐用。它的節比較明顯,摸起來很有質感,而且顏色會隨著時間慢慢變深,越看越有味道。在台灣的工藝品店裡,常常可以看到用桂竹做的各種生活用品。
綠竹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啦!因為它的筍子就是我們平常在市場買到的那種綠竹筍。這種竹子長得不高,但是筍子特別嫩,夏天煮個綠竹筍排骨湯,清甜又消暑。我家後院就種了幾叢,每年夏天都能吃到新鮮的竹筍。它的稈是漂亮的翠綠色,節環很明顯,遠遠看過去特別醒目。
麻竹在南部比較常見,它的稈上會有黑色的斑點,看起來像長了麻子一樣,所以才叫麻竹。這種竹子特別堅固,以前漁民都會用它來做竹筏。現在雖然比較少人用了,但在一些傳統工藝品上還是看得到它的蹤影。它的筍子也很大顆,不過纖維比較粗,通常會拿來做加工食品。
最後要介紹的是箭竹,這種竹子長得小小的,通常都是一大叢聚在一起。在台灣的高山上常常可以看到整片的箭竹林,走進去就像迷宮一樣。它的稈很細,以前原住民會拿來做箭桿,所以才叫箭竹。現在很多園藝造景也會用到它,因為長得密密的,很適合當圍籬或是裝飾用。
台灣常見竹子種類有哪些?在地人最愛的5種竹,這些竹子不僅是台灣風景的一部分,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幫手。從山區到平地,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,每種竹子都有獨特的用途和特色,讓在地人愛不釋手。
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麻竹,它的莖幹粗壯,常被用來製作竹椅、竹簍等家具,而且筍子又大又甜,是台灣人煮湯、炒菜的最愛。再來是綠竹,這種竹子長得比較細長,但韌性超好,常被拿來做釣竿或是工藝品,它的筍子也是市場上的搶手貨,口感清脆又帶點甜味。
另外,桂竹在台灣也很常見,特別是在中低海拔山區,它的筍子雖然比較小,但香氣濃郁,適合做成醃筍或是炒肉絲。而刺竹雖然名字聽起來有點嚇人,但其實它的莖幹堅硬耐用,常被用來搭建工寮或圍籬,是農夫們的好夥伴。最後是長枝竹,這種竹子長得快又直,常被用來做建築支架或是編織成各種生活用品。
竹子種類 | 特色 | 常見用途 |
---|---|---|
麻竹 | 莖幹粗壯,筍子大而甜 | 家具、竹簍、食材 |
綠竹 | 細長韌性好,筍子清脆 | 釣竿、工藝品、食材 |
桂竹 | 香氣濃郁,適合醃製 | 醃筍、炒菜 |
刺竹 | 莖幹堅硬,耐風雨 | 圍籬、工寮搭建 |
長枝竹 | 生長快速,莖幹筆直 | 建築支架、編織用品 |
台灣人對這些竹子的感情很深,不僅因為它們實用,更因為它們陪伴著大家的日常生活。無論是餐桌上的一盤炒竹筍,還是院子裡的一張竹椅,這些竹子都默默地在台灣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。
竹子到底有幾種?專家教你快速辨識技巧
每次走在山區步道看到竹林,總會好奇這些竹子是不是同一種?其實台灣常見的竹子種類比想像中多,光是本土品種就有20幾種,加上外來種更超過50種!不過別擔心,只要掌握幾個關鍵特徵,你也能輕鬆分辨常見的竹子種類。
首先看竹稈(就是竹子的主幹)的顏色和粗細。像是我們常吃的綠竹,竹稈就是鮮綠色且比較細;而用來做竹筒飯的麻竹,竹稈則是偏黃綠色且特別粗壯。再來觀察竹節處,孟宗竹的節間會有明顯白粉,桂竹的節則會隆起像個小圈圈。
竹子種類 | 竹稈特徵 | 節間特徵 | 常見用途 |
---|---|---|---|
綠竹 | 鮮綠色,直徑3-5cm | 節間平滑 | 竹筍、工藝品 |
麻竹 | 黃綠色,直徑10-15cm | 節間明顯凸起 | 建築、竹筒飯 |
孟宗竹 | 青綠色帶白粉 | 節間有白色粉狀物 | 冬筍、竹編 |
桂竹 | 深綠色 | 節環明顯隆起 | 竹蓆、竹簾 |
除了用眼睛看,用手摸也是很好的辨識方法。像是刺竹顧名思義竹稈上會有小刺,摸起來刺刺的;而人面竹的竹節處會有像人臉的凹凸紋路,非常特別。下次看到竹子時,不妨靠近觀察這些細節,你會發現原來每種竹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呢!
台灣的竹林生態其實很豐富,從海拔100公尺到2000公尺都能看到不同品種的竹子。平地常見的是綠竹和麻竹,中海拔山區則以孟宗竹為主,高海拔則能看到玉山箭竹這些耐寒品種。記得觀察時也要注意竹葉的形狀,長橢圓形和披針形的葉子就是不同品種的重要特徵喔。
為什麼台灣人特別愛種竹子?這些用途超實用
走在台灣的鄉間小路或山區,常常會看到一整片的竹林隨風搖曳,那畫面真的超療癒的!其實竹子對台灣人來說不只是風景,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幫手。從阿公阿嬤那一代開始,台灣人就習慣在住家附近種竹子,這可不是沒有原因的喔!
竹子生長速度快得嚇人,有些品種一天就能長高幾十公分,而且超級好養活,不用特別照顧就能長得又高又壯。台灣潮濕多雨的氣候根本就是竹子的天堂,隨便種都能活。最重要的是,竹子的用途多到數不完,從吃的到用的通通包辦,難怪會被叫做「窮人的木材」!
用途類別 | 具體例子 | 特色說明 |
---|---|---|
飲食用途 | 竹筍、竹筒飯 | 春天必吃的綠竹筍,鮮甜又爽口 |
生活用具 | 竹椅、竹簍、竹掃把 | 傳統市場還看得到老師傅在編 |
建築材料 | 竹屋、竹圍籬 | 透氣又防潮,鄉下常見 |
工藝品 | 竹雕、竹風鈴 | 文創市集的熱門商品 |
台灣人種竹子最實際的原因就是「好用又省錢」啦!以前農村時代,家家戶戶都會用竹子來搭雞舍、做曬衣竿,甚至連小朋友的玩具都是竹子做的。像我阿公就超會用竹片編蚱蜢,小時候拿到都開心到不行。現在雖然塑膠製品很多,但還是有很多人偏愛竹製品的自然質感,用起來特別有溫度。
竹子的韌性也是一級棒的,颱風來的時候比其他樹木更不容易倒,而且砍下來後處理簡單,不像木材要經過複雜的加工。台灣早期的腳踏車籃、農具把手幾乎都是用竹子做的,超級耐重又不會生鏽。現在很多文青咖啡廳也愛用竹製餐具,環保又有特色,拍照上傳IG絕對獲讚無數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