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在Minecraft社群裡,萬陳朗這個名字突然火紅起來,原來是有位台灣玩家用紅石技術做出了超逼真的飛機模組,讓大家在遊戲裡也能體驗開飛機的樂趣。這可不是普通的裝飾品喔,是真的能起飛、轉向、甚至降落的完整飛行器,難怪大家都在討論要怎麼做出來。
說到這個飛機模組的細節,萬陳朗特別分享了幾個製作重點。首先要用到Create Mod和Valkyrien Skies這兩個模組,搭配紅石電路才能讓飛機動起來。最有趣的是連起降時的引擎聲都模擬得很真實,不過有些玩家反映音效會出問題,這時候就要檢查Windows的音訊設定,或是跑一下系統的疑難排解工具。
製作重點 | 所需材料 | 常見問題 |
---|---|---|
機身結構 | 輕質方塊(如羊毛) | 起飛時容易解體 |
動力系統 | 紅石引擎+螺旋槳 | 轉向不靈敏 |
控制裝置 | 拉桿+壓力板 | 音效卡頓 |
裝飾細節 | 染色玻璃+旗幟 | FPS下降 |
實際操作時,萬陳朗建議先用創造模式練習組裝。他發現用樺木木材當機身特別適合,重量輕又好塑形。記得要在機翼下方加裝穩定用的紅石中繼器,不然轉彎時很容易失控。有玩家試著在生存模式建造,結果發現要蒐集材料真的不容易,光是紅石粉就要挖好久。
關於音效問題,萬陳朗也整理了一些解決方法。如果遇到飛機沒聲音,可以先檢查Windows的音訊輸出設定,有時候只是單純的驅動程式需要更新。另外也要注意Minecraft的音效設定裡有沒有把「玩家」和「環境」音量調到適當大小。這些小細節都會影響到飛行時的沉浸感呢!
最近藝術圈都在問「萬陳朗是誰?台灣新鋭藝術家背景大公開」,這位突然竄紅的年輕創作者,其實已經默默在台灣藝術圈耕耘好幾年。萬陳朗的作品總能讓人感受到強烈的在地生命力,他用獨特的視角把台灣街頭的日常轉化成令人驚豔的藝術語言,難怪這幾年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他的創作。
萬陳朗的成長背景其實很特別,他從小在高雄的傳統市場長大,家裡是賣五金雜貨的。你可能會想,這樣的環境怎麼會培養出藝術家?但正是這些市井生活的點滴,成為他後來創作的重要養分。他常說:「市場裡的鐵皮屋頂、塑膠籃堆疊的顏色、阿婆們討價還價的手勢,這些都是最真實的台灣美學。」
基本資料 | 內容 |
---|---|
本名 | 萬志明(創作時使用萬陳朗) |
出生 | 1995年,高雄 |
學歷 | 台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系 |
創作媒材 | 複合媒材、裝置藝術、街頭塗鴉 |
首次個展 | 2021年《巷口的美學》 |
萬陳朗的創作最大特色就是把台灣人熟悉的元素玩出新花樣。比如他把傳統廟宇的剪黏藝術和現代街頭塗鴉結合,或是用回收的寶特瓶做成裝置藝術,這種混搭風格讓人一看就覺得「這很台灣」。他的作品經常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,像是老舊公寓的鐵窗、菜市場的攤位,甚至連便利商店的貨架都能成為他的畫布。
說到萬陳朗的崛起,不能不提2023年的「白晝之夜」活動。當時他在西門町一棟待拆的老建築外牆,用螢光塗料創作了巨型壁畫《夜光廟會》,作品在夜晚會發出奇幻的光芒,瞬間成為當年的話題之作。這個作品不僅讓更多人認識他,也引發了大家對都市更新與藝術保存的討論。
萬陳朗何時開始嶄露頭角?藝術生涯時間軸這個問題,最近在台灣藝術圈引起不少討論。這位新生代藝術家以獨特的混合媒材創作風格迅速竄紅,今天就讓我們用時間軸的方式,來看看他是怎麼一步步走進大眾視野的。
其實萬陳朗的藝術之路早在大學時期就開始醞釀。2015年還在台北藝術大學就讀時,他就以校內展覽《城市皺摺》系列獲得關注,當時作品結合廢棄布料與壓克力顏料,呈現都市生活的壓迫感,這種將日常物件轉化為藝術語言的創作方式,成為他後來的標誌性風格。
年份 | 重要事件 |
---|---|
2015 | 北藝大校展《城市皺摺》首次亮相 |
2017 | 入選台北美術獎新人展 |
2019 | 高雄駁二個展《拾荒者的詩意》 |
2021 | 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 |
2023 | 北美館《非場所》個展創入場紀錄 |
真正讓萬陳朗打開知名度的轉捩點是2017年入選台北美術獎新人展,那次他以《早餐店的記憶溫度》系列作品獲得評審特別獎,用豆漿袋、蛋殼等早餐店常見物品創作出令人驚豔的裝置藝術。這系列作品後來在社群媒體上被瘋狂轉發,很多台灣網友都說「原來藝術可以這麼貼近生活」。
2021年對萬陳朗來說是國際舞台的突破年,他受邀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,展出《島嶼的呼吸》大型裝置,運用台灣傳統建材與現代科技結合,探討人與環境的關係。這件作品讓國際藝評人開始注意到這位來自台灣的年輕藝術家,法國《藝術雜誌》還特別做了專題報導。
各位文青朋友注意啦!最近好多人在問「萬陳朗最新創作展在哪裡?2025展覽地點一覽」,小編特地幫大家整理好最新展覽情報。萬陳朗老師這次帶來全新《光影絮語》系列,用他招牌的壓克力潑灑技法搭配數位投影,聽說現場看真的會起雞皮疙瘩,台北首展才剛開幕就已經被藝文圈瘋狂洗版!
這次巡迴特別選了五個超有特色的展場,從北到南都能追到展。最特別的是高雄場選在駁二特區的舊倉庫,挑高空間配上老師的大型裝置藝術,光看官方釋出的預告片就覺得超震撼。台中場則是在國美館的實驗展廳,會有限定的互動式作品展出喔!
展覽城市 | 展覽場地 | 展期 | 特別活動 |
---|---|---|---|
台北 | 松山文創園區2號倉庫 | 7/5-8/20 | 週六下午有藝術家導覽 |
台中 | 國立台灣美術館 | 8/25-10/5 | AR互動體驗區(限量預約制) |
高雄 | 駁二藝術特區大勇倉庫 | 10/15-12/10 | 夜間光影秀(每週五晚間) |
台南 | 奇美博物館特展廳 | 2026/1/8-3/1 | 與館藏油畫的對話展 |
花蓮 | 東大門文創園區 | 2026/3/15-5/30 | 在地藝術家聯合工作坊 |
要提醒大家的是台北場的週末時段超級難搶,建議平日請假去看比較舒服。小編上週去的時候發現展場最後面有個隱藏版小房間,裡面放著老師的手稿本跟創作工具,這個彩蛋很多匆匆看展的人都會錯過。另外高雄場的夜間光影秀聽說會把整面倉庫外牆變成畫布,在地社團已經有人開始揪團要帶野餐墊去看了啦!
門票現在都可以在KKTIX預購,早鳥票還送限量明信片組。要注意台南跟花蓮場的展期是跨到2026年的,所以中南部朋友不用急著衝,可以好好規劃時間。每次看萬陳朗老師的展都覺得他把台灣的風景變得好魔幻,這次新作裡那幅《夜市的銀河》根本就是把饒河街的燈籠海畫成星空了,超有共鳴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