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爪蔓綠絨介質這樣配!新手也能養超好 | 必看!龍爪蔓綠絨最愛這種土 | 龍爪蔓綠絨介質秘訣大公開

最近好多植友都在問龍爪蔓綠絨介質要怎麼配,這款熱帶觀葉植物真的超受歡迎,尤其是它那獨特的裂葉造型,放在家裡整個質感都提升啦!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養龍爪蔓綠絨這幾年的介質心得,讓你的綠絨寶寶長得又大又美~

首先要知道龍爪蔓綠絨原生在熱帶雨林,喜歡排水好但又保濕的環境。我試過好幾種配方,發現泥炭土+珍珠岩+樹皮這個組合最對它的胃口。比例大概是這樣:

介質材料 比例 功能說明
泥炭土 50% 保水保肥,提供酸性環境
珍珠岩 30% 增加透氣性,防止爛根
松樹皮 20% 模仿原生環境,幫助根系發展

特別提醒大家,如果是剛買回來的龍爪蔓綠絨,先不要急著換盆喔!讓它適應新環境1-2週後再處理。換盆時記得把原來的土球輕輕撥鬆,看到那些白白胖胖的氣根了嗎?這些可是寶貝,要小心別弄斷了。我習慣會在盆底鋪一層發泡煉石,大概2-3公分厚,這樣排水效果更好。

說到澆水,介質的乾濕程度真的很重要。我都是用手指插進土裡2-3節,感覺乾了才澆。夏天大概3-4天一次,冬天可以拉長到一週左右。有個小技巧是觀察葉子,如果開始有點垂頭喪氣,就是該澆水啦!不過千萬別讓盆底積水,龍爪蔓綠絨最怕這個了。

另外要分享的是,我發現用水苔來扦插龍爪蔓綠絨效果超好!特別是那種有節點的莖段,包上濕水苔大概2-3週就會冒根。等根系長到3-5公分時,再移到我前面說的介質配方裡,成功率幾乎百分百。記得水苔要先泡水擠乾再用,保持微微濕潤就好,太濕反而容易爛掉。

龍爪蔓綠絨介質


龍爪蔓綠絨最適合用什麼介質?新手必看栽培指南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龍爪蔓綠絨該怎麼種,特別是介質的選擇真的很重要!這款植物雖然好養,但選錯土反而會讓它長得不好。今天就來分享我這幾年的實戰經驗,讓新手也能輕鬆上手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首先要知道龍爪蔓綠絨喜歡排水好又保濕的環境,所以介質一定要夠透氣。我自己最常用的是混合配方:泥炭土+珍珠岩+樹皮,比例大概抓2:1:1就很剛好。這種組合不會太悶根,又能保持適當濕度,特別適合台灣這種潮濕的氣候。記得盆底要鋪一層發泡煉石或碎石頭,這樣排水效果會更好喔!

介質種類 優點 缺點 適合比例
泥炭土 保水性佳 容易板結 40-50%
珍珠岩 透氣性好 重量輕 20-30%
樹皮塊 排水快速 養分較少 20-30%
椰纖 環保可再生 容易分解 可替代泥炭土

如果是剛買回來的龍爪蔓綠絨,建議先觀察原本的介質狀態。很多花市賣的植株都是用太保水的培養土,這種情況最好換盆時順便調整介質比例。我通常會在新土裡加一點點活性碳,可以預防爛根。澆水方面要等表土乾了再澆,千萬別讓它泡在水裡,不然葉子會開始發黃。

施肥的話其實不用太頻繁,我大概2-3個月才給一次稀釋的液肥。重點是介質要定期檢查,特別是種了一年以上的植株,介質會慢慢分解變密,這時候就要考慮換土或添加新的透氣材料。夏天可以多加一點珍珠岩,冬天則可以增加泥炭土比例來保溫。
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:「為什麼我的龍爪蔓綠絨葉子發黃?介質選擇是關鍵」。其實這個問題超常見的啦,特別是剛開始養植物的新手最容易遇到。龍爪蔓綠絨雖然算是好照顧的觀葉植物,但如果介質沒選對,葉子真的會黃給你看喔!

先來講講最常見的介質問題。很多人以為隨便用園藝土就可以,但其實龍爪蔓綠絨最怕悶根,所以排水性超重要的。我自己試過幾種不同的介質配比,發現混合泥炭土、珍珠岩和樹皮的效果最好,比例大概像下面這樣:


介質成分 比例 功能說明
泥炭土 50% 保水保肥
珍珠岩 30% 增加透氣
樹皮 20% 防止板結

除了介質選擇,澆水習慣也要注意。很多人看到葉子黃就拼命澆水,結果反而讓情況更嚴重。其實龍爪蔓綠絨喜歡稍微乾一點的環境,建議等表土2-3公分乾了再澆。如果介質排水不好,水分積在盆底,根部就會缺氧,這時候葉子就會從下往上開始變黃,嚴重的話還會爛根喔!

光照也是影響葉色的重要因素。雖然龍爪蔓綠絨耐陰,但如果長期放在太暗的地方,新長出來的葉子會變得很淡,老葉也會慢慢變黃。建議放在有散射光的位置,像是窗邊但不直曬的地方最理想。如果發現葉子黃得不太均勻,可能就要考慮是不是光照太強或太弱的問題了。

龍爪蔓綠絨介質

如何自己調配龍爪蔓綠絨專用介質?3種配方大公開

養龍爪蔓綠絨最怕介質不對勁,爛根、黃葉通通來!今天就跟大家分享3種超實用的DIY介質配方,材料在花市或五金行都超好買,自己調配還能省下不少錢呢~

首先要知道龍爪蔓綠絨喜歡「疏水又保濕」的環境,所以介質一定要夠透氣。基本款配方最適合新手,用泥炭土混珍珠岩就搞定,比例抓7:3剛剛好。如果想增加排水性,可以把珍珠岩換成發泡煉石,顆粒大小建議選3-5mm的,太大反而會讓根系抓不牢喔!

進階一點可以試試豪華版配方,這個組合是資深植友們的最愛:

材料 比例 功能說明
泥炭土 50% 保濕兼提供養分
樹皮塊 30% 增加透氣性、模仿原生環境
椰纖 10% 防止介質板結
竹炭粒 10% 抗菌防臭

最後是懶人救星配方,直接買現成的多肉土混20%珍珠岩,再加一把腐熟稻殼(五金行超便宜),這樣調出來的效果意外地好!記得調好後先裝盆澆透水,放陰涼處1-2天讓介質穩定再種植,成功率會更高~

調介質時有個小技巧:可以戴手套邊混邊捏,感覺像「濕海綿」的鬆緊度就對了。太濕會悶根,太乾則留不住水分,尤其台灣夏天濕度高,建議珍珠岩比例可以再多加5%喔!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