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好多朋友在裝修時都問到小窗戶尺寸的問題,特別是那種想在家裡開個小氣窗或是浴室通風窗的。其實小窗戶的尺寸選擇真的蠻有學問的,不是隨便開個洞就好,要考慮到採光、通風還有整體美觀度。一般來說,台灣常見的小窗戶尺寸大概落在30×30公分到60×60公分之間,但實際還是要看安裝的位置跟用途來決定。
先來看看不同區域適合的小窗戶尺寸對照表:
安裝位置 | 建議最小尺寸 | 常見尺寸範圍 | 主要用途 |
---|---|---|---|
浴室氣窗 | 30x30cm | 30×30~40x40cm | 通風兼顧隱私 |
廚房工作窗 | 40x40cm | 40×40~50x50cm | 排油煙兼採光 |
樓梯間採光窗 | 50x50cm | 50×50~60x60cm | 增加樓梯亮度 |
儲藏室通風窗 | 30x40cm | 30×40~40x60cm | 保持空氣流通 |
說到安裝小窗戶,很多人會忽略一個重點就是開窗的方向。像浴室這種需要隱私的空間,建議可以做上下推拉式或外推式的小窗,尺寸可以稍微小一點但一定要裝毛玻璃。我自己家浴室就是裝35x35cm的外推窗,既不會讓外面看到裡面,通風效果又很好,夏天洗澡完全不會悶熱。
另外要注意的是窗框的厚度會影響實際採光面積,特別是那種鋁窗框比較厚的款式。比如說你訂做一個標示50x50cm的窗戶,實際玻璃透光的部分可能只剩下45x45cm左右。所以如果你很在意採光的話,記得要跟廠商確認清楚”淨尺寸”,或者可以考慮選擇邊框比較細的款式。最近很流行的黑色極細框窗戶就蠻適合小窗戶的,看起來比較精緻也不會擋掉太多光線。
小窗户尺寸怎麼量?教你最簡單的DIY測量法
最近想幫家裡的小窗戶換窗簾或裝紗窗,但不知道該怎麼量尺寸對吧?別擔心,其實自己量一點都不難,只要準備一把捲尺和紙筆,跟著以下步驟做,10分鐘內就能搞定!首先要記住的是,量窗戶一定要量「窗框內緣」的尺寸,不是外牆或玻璃的部分喔。
測量前準備工具
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,建議準備這些小工具會更順手:
– 金屬捲尺(布尺容易有誤差)
– 鉛筆和紙(手機備忘錄也行)
– 小凳子(高處窗戶用)
– 手電筒(光線不足時輔助)
詳細測量步驟
- 寬度測量:從窗框左側內緣量到右側內緣,記得要量上、中、下三個位置,取最小的數值。因為老房子的窗框可能會有點變形,這樣才不會發生窗簾裝不進去的慘劇。
- 高度測量:同樣方法,從窗框頂部內緣量到底部內緣,量左、中、右三個位置。如果是落地窗要裝窗簾,記得要從天花板開始量到地板喔!
常見窗型尺寸參考表
窗型 | 常見寬度範圍 | 常見高度範圍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一般氣窗 | 30-60cm | 40-80cm | 浴室常見 |
標準房間窗 | 90-120cm | 100-150cm | 主臥次臥多用 |
落地窗 | 180-240cm | 200-250cm | 客廳或陽台門連窗設計 |
凸窗 | 150-200cm | 120-180cm | 三面採光需個別測量 |
量完記得檢查數字有沒有寫反,很多人常把寬高搞混。建議在紙上畫個簡單的窗戶示意圖,標註好尺寸。如果要訂製窗簾,通常會建議左右各加5-10cm,這樣遮光效果比較好。如果是裝紗窗,就要精準給尺寸,寧可量三次也不要出錯,畢竟師傅都是按這個數字裁切的。
為什麼浴室小窗户尺寸都這麼小?原來有這些考量
每次洗澡時看著那個小小的浴室窗戶,是不是也讓你覺得很納悶?其實這個設計可是有滿滿的考量呢!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,為什麼台灣的浴室窗戶總是做得特別小,背後藏著哪些我們不知道的貼心設計。
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隱私問題啦!浴室是家裡最私密的空間之一,窗戶開太大很容易被外面看光光。特別是現在大樓都蓋得密密麻麻的,鄰居之間距離超近,小窗戶剛好可以讓光線進來,又不會讓你在洗澡時被看光光。而且啊,很多浴室窗戶都會做成霧面玻璃或是百葉窗設計,就是為了雙重保障隱私。
再來是防水防潮的考量。浴室濕氣那麼重,窗戶開太大反而容易讓水氣跑出去,影響到其他房間。小窗戶搭配好的通風設計,反而能讓濕氣集中在浴室,再透過抽風機排出去。這邊幫大家整理幾個常見的浴室窗戶設計優缺點:
窗戶類型 | 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---|
固定式小窗 | 防水性好、隱私性佳 | 通風效果較差 |
橫拉式小窗 | 開關方便、節省空間 | 密封性稍差 |
上懸式小窗 | 通風好、防雨水 | 清潔較不方便 |
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建築法規的限制。台灣很多建築法規對浴室的開窗面積都有規定,不能隨便亂開太大。這主要是考量到結構安全問題,畢竟浴室牆面常常要做防水層,開窗太大會影響牆體強度。而且小窗戶也比較好做防水工程,師傅在施工時比較不會有漏水問題。
說到通風,很多人以為窗戶大通風就好,但其實浴室最重要的是空氣對流。聰明的設計會把小窗戶開在對角線位置,搭配抽風機使用,這樣反而比大窗戶更能有效排出濕氣。而且台灣夏天颱風多,小窗戶也比較不怕風雨直接灌進來,這可是老一輩傳下來的智慧呢!
最近好多朋友在問「台灣常見小窗户尺寸有哪些?老屋翻新必看」這個問題,其實台灣老房子的窗戶真的很有特色,尺寸也跟現在新建案差很多。今天就來分享一些實用資訊,讓想改造老屋的朋友可以少走點冤枉路。
老房子的窗戶通常比較小,主要是因為早期建築法規和建材限制。最常見的尺寸大概落在寬60-90公分、高90-120公分這個範圍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台灣早期的窗戶很多都是用「台尺」計算,跟現在的公分制不太一樣,所以量尺寸時要特別小心。
下面整理幾個台灣老屋最常見的小窗尺寸給大家參考:
窗型 | 寬度(cm) | 高度(cm) | 常見用途 |
---|---|---|---|
氣窗 | 60-70 | 30-40 | 浴室、廚房通風用 |
標準小窗 | 75-80 | 90-100 | 臥室、客廳採光 |
長型窄窗 | 50-60 | 120-150 | 樓梯間、走道照明 |
方形小窗 | 60×60 | 60×60 | 儲藏室、後陽台 |
老屋翻新時要特別注意,這些小窗戶的開口尺寸可能跟現在標準規格不合。像現在常見的鋁窗最小尺寸大概是寬75公分起跳,如果原本的窗戶更小,可能要考慮訂做或改變設計。另外也要檢查窗框的狀況,很多老房子的木窗框都已經腐爛,這時候連同牆面一起處理會比較划算。
說到材質,早期台灣老屋最常用的是木窗,後來慢慢變成鐵窗、鋁窗。現在很多人會趁翻新時順便換成氣密窗,不過要記得先確認開口尺寸能不能配合。有些老師傅會建議保留原本的小窗造型,只要換新五金和玻璃就好,這樣既能維持老屋特色又能提升功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