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台灣科技圈掀起一陣討論熱潮的「易生活 黃子峰」,其實是一位深耕AI應用領域的創業者。他創辦的團隊專門研究如何讓ChatGPT這類AI工具更貼近台灣人的日常生活,特別是在中文語境下的實用性。說到這裡,可能很多人會好奇,到底這些技術能幫我們解決什麼實際問題?讓我們來看看幾個具體的應用場景。
首先,黃子峰的團隊開發了一套在地化客服系統,專門針對台灣中小企業的需求。這套系統厲害的地方在於,它不僅能理解台灣人常用的口語表達,還能自動分辨客戶的語氣是客氣還是抱怨。根據實際測試數據,這套系統的滿意度比傳統客服高出不少:
評比項目 | 傳統客服 | AI客服系統 |
---|---|---|
平均回應速度 | 2分30秒 | 15秒 |
問題解決率 | 68% | 82% |
客戶滿意度 | 3.8/5 | 4.3/5 |
除了商業應用,易生活團隊也花了很多心思在日常生活場景。比如他們開發的「台語小幫手」功能,可以即時把國語翻譯成道地的台語,連語氣詞都處理得很自然。這對需要跟長輩溝通的年輕人特別有用,不用再擔心講出來的台語聽起來很「外省腔」。另外還有個很實用的功能是「公文翻譯」,能把政府機關那種文謅謅的公告,轉換成一般人看得懂的白話文。
說到技術層面,黃子峰特別強調他們不是單純把國外的AI模型拿來用,而是做了很多本地化調整。像是台灣人常說的「夯」、「魯蛇」、「森七七」這些網路用語,他們的系統都能正確理解。甚至連「9487」這種數字諧音梗也難不倒,這在國際版的ChatGPT上根本做不到。團隊還收集了大量台灣在地的對話資料,讓AI學習台灣人特有的講話方式和思考邏輯。
在隱私保護方面,易生活採用了特別的設計。所有對話紀錄都會先經過匿名化處理,而且資料中心就設在台灣,不用擔心個資會流到境外。這點對台灣用戶來說特別重要,畢竟現在大家都很重視隱私問題。他們的APP還有一個貼心功能,可以一鍵清除所有聊天記錄,完全不會留下痕跡。
最近FB跟PTT上超多人都在問「易生活黃子峯是誰?台灣網友都在討論的理財達人」,這位突然爆紅的素人理財專家,其實是從高雄起家的七年級生。原本只是在小社團分享省錢心得的他,因為一套「菜市場理財法」被網友瘋狂轉傳,現在連Line群組都開到第五個還天天爆滿,到底他有什麼魔力讓主婦跟小資族這麼買單?
黃子峯最特別的地方在於,他教的都不是那種「年薪百萬投資術」,而是從菜錢、水電費這種日常開銷下手。像他提倡的「三色記帳法」就超接地氣,用紅藍綠三種顏色區分必要、需要跟想要支出,很多網友實測後發現每月竟然能多存3-5千塊。最近他還跟全聯合作推「週三省錢攻略」,教大家怎麼搭配折扣日跟支付優惠,影片點閱都破十萬次。
黃子峯熱門教學主題 | 實用度(網友評分) | 適用族群 |
---|---|---|
菜市場現金回饋術 | ★★★★☆ | 家庭主婦 |
超商點數倍增法 | ★★★★ | 外食族 |
電子帳單省錢組合拳 | ★★★★☆ | 租屋族 |
信用卡加油密技 | ★★★★ | 通勤族 |
他的YouTube頻道從去年底開始暴漲10萬訂閱,影片最大特色就是會直接帶鏡頭去賣場實戰教學。有集拍如何在傳統市場用「黃昏採買法」省下3成菜錢,阿嬤粉絲看完直接留言:「這少年仔比我家媳婦還會算!」最近還紅到被邀請上廣播節目,結果call-in時段被聽眾塞爆,製作人笑說從來沒看過談省錢話題能這麼熱烈。
現在黃子峯的社團裡常看到網友曬對帳單,有人用他的方法半年存到日本機票錢,還有人成功砍掉一半信用卡循環利息。雖然也有人質疑這些小錢省下來沒意義,但他總說:「理財就像煮滷肉飯,醬油跟冰糖一點點加,最後才會香啦!」這種台味十足的比喻,大概就是為什麼連菜籃族都願意跟著他學理財。
黃子峯何時開始分享易生活理念?他的創業故事要從2018年說起。當時還在科技公司當主管的他,因為長期加班導致健康亮紅燈,某天深夜在急診室打點滴時突然覺悟,決定重新思考生活與工作的平衡。出院後,他開始在個人臉書分享「用最少精力創造最大生活價值」的心得,沒想到引起超多上班族共鳴,短短三個月粉絲就破萬。
其實黃子峯的易生活理念不是突然蹦出來的,而是經過多年實戰調整。他最早在2016年就嘗試用「番茄鐘工作法」管理時間,後來結合北歐的hygge生活哲學,慢慢發展出適合台灣都會族的簡約生活模式。特別是他設計的「週末充電計畫」,教大家怎麼用兩天徹底放鬆,到現在還是IG上的熱門話題。
時間點 | 重要里程碑 | 關鍵轉折點 |
---|---|---|
2016年 | 開始實驗時間管理法 | 接觸北歐生活哲學 |
2018年3月 | 健康危機後創立粉絲頁 | 第一篇爆文破萬分享 |
2019年 | 推出易生活實體工作坊 | 首場票券10分鐘售罄 |
2020年 | 開發「懶人理家系統」 | 與無印良品跨界合作 |
創業過程當然不是一帆風順。黃子峯回憶最慘的時候,連續半年每個月收入不到2萬元,連房租都快付不出來。但他堅持不接業配,只推薦自己真正用過的好東西,這種龜毛性格反而讓粉絲更信任他。有次他花兩個月測試20款收納盒,最後只推薦其中3款,這種挑剔精神後來變成品牌特色。
隨著知名度打開,黃子峯開始把易生活理念商品化。從最初的線上課程,到後來開發居家收納組、極簡食譜包,甚至跟家電品牌聯名推出「一鍵搞定」系列。他最得意的作品是「三分鐘早餐組合」,把台灣傳統飯糰改良成辦公室也能快速完成的版本,連科技業大佬都私下跟他訂購。
什麼是易生活?黃子峯的簡單理財哲學大公開
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,到底怎樣才能過得輕鬆又存到錢?理財達人黃子峯的「易生活」概念其實很簡單,就是把複雜的理財變成像呼吸一樣自然。他說錢不是省出來的,而是要學會跟錢做朋友,讓錢自己來找你。這種生活態度在台灣年輕人中特別受歡迎,因為不用整天算東算西,照樣能存到第一桶金。
黃子峯常分享的幾個重點真的很實用,像是「333法則」就超適合剛出社會的上班族。他把收入分成三份:生活必需、儲蓄投資、自我成長,比例抓得好,自然不會月底吃土。還有一個「奶茶理論」也很有趣,他說與其每天省那杯50塊的手搖飲,不如想辦法讓自己時薪多50塊,這樣想整個人生都開闊了!
易生活原則 | 具體做法 | 適合對象 |
---|---|---|
333法則 | 薪水分三份:生活50%、儲蓄30%、學習20% | 社會新鮮人 |
奶茶理論 | 提升時薪取代節流,專注增加收入 | 斜槓青年 |
週末理財 | 每週末花30分鐘檢視消費紀錄 | 忙碌上班族 |
很多人以為理財就是要過得很刻苦,但黃子峯反而提倡要「聰明花錢」。他建議大家把錢花在能帶來更多收入的地方,比如買台好電腦接案、上專業課程考證照。這種投資自己的錢千萬不能省,因為未來回報可能是好幾倍。他還特別提醒台灣年輕人,與其跟風買股票,不如先搞定緊急預備金,至少要存夠半年生活費才安心。
黃子峯的理財課最特別的是充滿台灣在地味,他會用夜市小吃當例子,教大家怎麼分辨「需要」和「想要」。比如他說滷肉飯是生存必需,但加顆滷蛋可能就是慾望了。這種貼近生活的比喻,讓很多理財小白都能馬上聽懂。他還設計了一套「懶人記帳法」,只要用LINE就能隨時記錄開銷,完全不用下載複雜的APP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