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幫家裡挑選畫框時,發現原來畫框尺寸有這麼多學問!今天就來分享超實用的畫框尺寸對照表,讓大家挑畫框不再頭痛。台灣常見的畫框尺寸其實有國際標準和台灣在地規格兩種,而且不同用途的畫作(像是油畫、水彩或照片)適合的框型也不太一樣,先幫大家整理好基本尺寸對照,後面還會分享幾個挑框的小技巧喔!
首先來看最常用的幾種畫框尺寸對照,這邊特別整理了台灣畫廊和裱框店最常使用的規格。要注意的是,有些尺寸會因為含不含裱褙邊緣而有些微差異,建議量測時要預留1-2公分的空間:
台灣常用稱呼 | 公分尺寸 (寬x高) | 英吋尺寸 (寬x高) | 適合作品類型 |
---|---|---|---|
8號 | 15×21 | 6×8 | 小幅水彩、素描 |
12號 | 22×27 | 9×12 | 中型油畫、攝影作品 |
20號 | 41×31.5 | 16×12 | 人像畫、風景畫 |
30號 | 53×45.5 | 21×18 | 大型油畫創作 |
全開 | 78×108 | 31×43 | 海報、書法作品 |
除了標準尺寸外,現在很多台灣畫家會使用特殊比例的作品,像是細長型的山水畫或是正方形的抽象創作。這時候就要特別注意畫框的「內徑」尺寸,也就是實際能放進作品的空間。通常專業的裱框店會建議作品四周要留白2-3公分,這樣視覺效果比較平衡,也不會讓畫面看起來太擁擠。
另外要提醒大家,台灣潮濕的氣候很容易讓畫框變形,特別是木質框要特別注意。如果是比較貴重的作品,建議可以選擇有防潮處理的鋁合金框,雖然價格高一點但能保護作品更久。現在很多畫框店都有提供客製化服務,就算找不到剛好符合的尺寸也不用擔心,帶著作品去現場量最準確啦!
畫框尺寸對照表怎麼看?新手必學的基礎指南
第一次買畫框總是被那些數字搞得頭昏腦脹嗎?A4、8號、F尺寸…這些到底是什麼意思?別擔心,這篇就是要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搞懂畫框尺寸對照表。其實台灣常見的畫框規格主要分三種:國際標準尺寸(A系列)、台灣慣用號碼尺寸和歐美F尺寸,只要記住幾個重點就能輕鬆上手。
先從最常用的A系列尺寸開始,這個是國際通用的標準,辦公室文件也常用。A4大家最熟悉,但你可能不知道A系列其實有完整的對照表。比如A3就是A4的兩倍大,A5則是A4的一半。這裡整理個簡單表格給你看:
國際標準 | 尺寸(mm) | 台灣常見用途 |
---|---|---|
A0 | 841×1189 | 海報、工程圖 |
A1 | 594×841 | 展覽作品 |
A2 | 420×594 | 中型畫作 |
A3 | 297×420 | 畢業製作 |
A4 | 210×297 | 文件、小畫 |
再來是台灣畫廊和美術社常用的「號數」尺寸,這個就比較在地化了。像是「8號畫布」其實是指20F(約53×45.5cm),而「10號」則是25F(約60.5×50cm)。這種編號方式源自日本規格,在台灣已經用了好幾十年,老一輩的藝術家都習慣這樣稱呼。建議新手可以直接到美術社實際比對,摸到實體會更容易理解。
最後要提的是F尺寸(Figure),這是歐美畫廊常用的油畫框規格。數字越大畫布越大,但要注意不同號碼的長寬比例可能不同。比如6F是41×31.8cm,8F就變成45.5×38cm。這種尺寸特別適合人物畫或風景畫,因為比例比較接近黃金分割。建議初學者可以從8F或10F開始練習,這個大小不會太佔空間又夠你發揮。
每次買畫框都像在賭博?明明量了尺寸卻還是買錯,這種困擾你一定也遇過吧!為什麼需要畫框尺寸對照表?選框不再出錯就是因為市面上的畫框規格超級混亂,光是一個A4尺寸就有內徑、外徑、含邊框等不同說法,更別提那些標示不清的「約略尺寸」了。自己拿尺量半天,結果裝上去不是太鬆就是卡不進去,真的會讓人很崩潰啊!
其實畫框尺寸對照表就像買衣服的尺寸表一樣重要,特別是網購時看不到實體,有了對照表就能避免「買回家才發現不合用」的慘劇。像我們台灣常見的相框、油畫框、海報框都有各自的标准,連國際通用的ISO尺寸和台灣傳統的台制尺寸也差很多。舉例來說:
常見規格 | 內徑尺寸(cm) | 適合內容物 |
---|---|---|
A4 | 21×29.7 | 一般列印文件 |
8吋相框 | 15.2×20.3 | 6×8照片(需留白邊) |
1號油畫框 | 22.7×15.8 | 台灣傳統畫作常用 |
全開海報 | 78.7×109.1 | 展場宣傳海報 |
有了這張表是不是清楚多了?但要注意的是,有些廠商會標示「外框尺寸」,這時候就要預留畫作和卡紙的空間。像我之前就犯過錯,買了標示30x40cm的框,結果內徑只有28x38cm,差點把貴鬆鬆的畫作裁掉邊邊。建議大家量尺寸時要確認是「內徑」還是「外徑」,最好連卡紙厚度都一併考慮進去。
另外台灣潮濕的氣候也要注意,有些木製畫框遇熱脹冷縮會差到0.5cm左右。特別是裱框師傅常說的「留呼吸空間」,通常會建議畫作比內徑小0.3-0.5cm。這些小細節光靠目測根本抓不準,這時候對照表就能派上用場啦!下次買框前先把這篇存起來,保證省下不少冤枉錢和時間。
最近在幫新家挑畫框時,發現市面上尺寸規格超多種,到底哪裡可以找到最完整的畫框尺寸對照表?這問題困擾我好久,後來發現其實很多畫框專賣店和裝潢網站都有整理,但最實用的還是自己動手記下來比較保險。台灣常見的畫框尺寸其實有分「台制」和「國際標準」,像A4、A3這種大家熟悉的規格,對應到畫框時可能會有點誤差,建議直接量內徑最準。
先分享一個超實用的尺寸對照表給大家參考,這是我跑了三家畫廊後整理出來的常見規格:
作品尺寸 (cm) | 台灣常見畫框內徑 | 國際標準對照 |
---|---|---|
21×29.7 | A4 (21×30) | 8.27×11.69″ |
29.7×42 | A3 (30×42) | 11.69×16.53″ |
50×60 | 2號框 (45.5×53) | 19.69×23.62″ |
60×80 | 10號框 (60×80) | 23.62×31.5″ |
要注意的是,台灣有些老字號畫框行會用「號數」來分尺寸,像是「5號框」、「10號框」這種稱呼,每家店的實際尺寸可能微調1-2公分。我上次在永樂市場二樓的畫框店就遇到老闆堅持要用台制規格,他說台灣師傅做木框習慣用台寸計算,所以建議大家下訂前一定要確認清楚是量「含框尺寸」還是「作品放置空間」。
如果想找更詳細的資料,可以到台北市重慶南路的美術社逛逛,他們通常會提供免費的尺寸對照手冊。現在很多線上購物平台像是Pinkoi或蝦皮賣場,商品頁面也會標註精確的內外徑尺寸,不過要小心有些中國賣家標的是「外框尺寸」不是「內徑」,下單前記得問清楚。我自己還會隨身帶捲尺,看到喜歡的畫框就直接量,畢竟實際尺寸跟網路標示常常有落差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