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發現台北有間超特別的「福吉堂」,不只賣傳統糕餅,還結合了運動賽事的熱血元素,讓老店變得好年輕!老闆是個超級美式足球迷,店裡隨處可見NCAA的紀念品,牆上還掛著2024-25賽季的冠軍球隊North Dakota State的簽名球衣,每次去都能聽到老闆熱情分享最新戰況。
店裡最招牌的就是這幾款限定甜點,每款都跟大學足球強隊有關:
甜點名稱 | 靈感來源 | 特色 | 限量供應時間 |
---|---|---|---|
北達科塔熔岩 | North Dakota State | 爆漿巧克力搭配堅果碎粒 | 季後賽期間 |
洛杉磯陽光派 | UCLA | 芒果慕斯夾層配檸檬餅乾底 | 全年供應 |
華盛頓楓糖塔 | Washington | 楓糖漿淋面佐核桃餡 | 秋季限定 |
上週末去的時候,剛好遇到老闆在轉播Ohio State的經典賽事重播,整間店的老顧客都跟著歡呼,完全不像傳統糕餅店該有的氣氛。特別喜歡他們用球隊代表色做的馬卡龍,藍金配色的UCLA款賣得最好,常常下午就完售。
二樓還有個小型展區,擺滿了老闆收藏的NCAA紀念品,從2024年DIII冠軍North Central的球帽到歷屆Heisman獎盃複製品都有。最酷的是可以邊吃現烤的楓糖鬆餅邊看牆上的即時比分投影,完全就是運動酒吧和甜點店的完美結合。記得要試試他們的招牌飲料「終場逆轉」,是 espresso 混搭黑糖鮮奶,上面還會撒上球隊logo的肉桂粉。
福吉堂是什麼?在地人最愛的傳統甜點店,這間隱身在巷弄裡的老字號,可是許多台灣人從小吃到大的回憶。走進店裡就能聞到濃濃的黑糖香,木頭櫃檯上擺滿了古早味甜點,老闆娘總是笑咪咪地用台語招呼客人,那種親切感就像回到阿嬤家一樣。
說到福吉堂的招牌,絕對不能錯過他們的手工麻糬。每天凌晨三點老師傅就開始搗糯米,堅持用傳統石臼製作,吃起來Q彈不黏牙,包著滿滿的花生粉或芝麻餡,一口咬下還會爆漿!老客人最懂要配他們家的桂圓紅棗茶,溫潤的甜味跟麻糬超搭,冬天來上一組整個人都暖起來了。
熱賣商品 | 價格 | 特別之處 |
---|---|---|
花生麻糬 | NT$35 | 使用雲林在地花生,現磨現包 |
黑糖糕 | NT$120 | 祖傳配方,蒸足6小時 |
綠豆椪 | NT$45 | 純手工油皮,內餡綿密不甜膩 |
下午三點左右總能看到排隊人潮,很多上班族會專程來買當下午茶。特別推薦試試季節限定的草莓大福,選用大湖草莓,裹上不會太甜的紅豆泥,粉嫩外觀拍照超好看。店裡還保留著古早的玻璃罐糖果區,小朋友最愛站在前面猶豫要選哪種,讓人想起小時候拿零用錢買糖的快樂時光。
除了現場吃,很多人會買綜合禮盒當伴手禮。老闆很貼心準備了保冷袋,讓客人帶回家也能保持新鮮。要注意的是他們週三公休,上次我朋友特地從台北下來卻撲空,氣得在臉書上哀嚎呢!現在雖然開了官網能預訂,但老客人還是喜歡親自來店裡,順便跟老闆話家常,這種人情味才是福吉堂最迷人的地方。
福吉堂何時開店?老顧客才知道的營業時間
每次經過福吉堂門口,總能看到三三兩兩的老顧客在特定時間聚集,這家開了三十年的老餅舖,營業時間可是有門道的!新客人常常撲空,但在地人都知道,他們家不是天天開,而且每天只做「新鮮出爐」的那幾個小時。老闆堅持傳統工法,寧願少賺也要維持品質,這種堅持讓福吉堂的綠豆椪和蛋黃酥總是一上架就被搶光。
說到實際營業時間,老主顧們都記在心裡:週二到週四下午2點才開門,週五週六則提早到中午12點,而且只賣到傍晚6點就打烊。最特別的是週日週一固定公休,但逢年過節前會加開臨時班次,這時候老客人們都會互相通報,深怕錯過限定的節慶口味。
星期 | 營業時間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週二 | 14:00 – 18:00 | 平日限定款較少 |
週三 | 14:00 – 18:00 | 綠豆椪優先出爐日 |
週四 | 14:00 – 18:00 | 接受大宗訂單 |
週五 | 12:00 – 18:00 | 蛋黃酥特別供應時段 |
週六 | 12:00 – 18:00 | 假日人潮多建議早到 |
週日 | 公休 | 節日前可能調整 |
週一 | 公休 | 固定清潔維護日 |
店裡的老師傅說,這樣的營業時間是為了確保每天現做的糕餅都能在最佳狀態被買走。他們凌晨4點就開始備料,手工揉麵、包餡,每個步驟都不馬虎。下午開店前還要經過最後的品管檢查,難怪即使營業時間這麼「任性」,客人還是願意乖乖配合時間來排隊。最近中秋節快到了,聽說已經有老客人開始預訂月餅,老闆娘偷偷透露今年會復刻古早味的滷肉綠豆椪,這消息讓街坊鄰居都沸騰了呢!
最近好多朋友都在問「福吉堂在哪裡?台北巷弄裡的隱藏版美食」,這家開在大安區巷子裡的老字號真的超難找,但吃過的人都說值得!它藏在瑞安街的轉角處,沒有顯眼招牌,只有老饕才知道要從那家7-11旁邊的小路拐進去。老闆是做了30年台菜的阿伯,堅持用傳統做法,連醬油都是自己釀的,那種古早味現在台北真的很少見了。
店裡最招牌的就是他們的滷肉飯,肥瘦比例抓得剛剛好,滷汁香到會讓人想舔碗。我每次去必點這幾樣:
推薦菜色 | 價格 | 備註 |
---|---|---|
古早味滷肉飯 | NT$50 | 可選肥瘦比例 |
麻油雞湯 | NT$120 | 冬天限定,要預約 |
手工油豆腐 | NT$30 | 每天限量20份 |
滷白菜 | NT$60 | 用豬油渣炒的超入味 |
下午兩點多去的時候常常看到老闆在門口曬蘿蔔乾,他說這是做菜脯蛋的秘方,要曬足180天。店裡位子不多,大概就五張桌子,牆上還貼著泛黃的菜單,感覺就像回到阿嬤家的廚房。特別推薦他們的隱藏版菜單「滷豬腳」,要前一天預約才吃得到,膠質多到筷子夾起來會ㄉㄨㄞㄉㄨㄞ的,配著老闆自己醃的脆瓜超下飯。
附近上班族都知道要避開12點到1點的尖峰時段,不然等位子等到餓昏。雖然現在很多網美店裝潢得很漂亮,但這種堅持老味道的小店才是台北最珍貴的風景啊。記得帶現金去,老闆說他連LINE Pay是什麼都不知道,這種任性也是可愛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