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裝太陽能板ptt上看到好多人在討論自家安裝太陽能的心得,發現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這個議題。畢竟現在電費越來越貴,加上政府有補助,裝太陽能板真的可以省不少錢。我自己前陣子也研究了好久,發現這裡面學問還真不少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資訊。
首先要注意的是太陽能板的種類,現在市面上主要分三種,每種的效率和價格差很多。下面這個表格是我整理的重點比較:
類型 | 轉換效率 | 價格(每坪) | 使用年限 | 適合環境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單晶矽 | 15-20% | 6-8萬 | 25年以上 | 日照充足地區 |
多晶矽 | 13-16% | 4-6萬 | 20-25年 | 一般地區 |
薄膜型 | 7-13% | 3-4萬 | 15-20年 | 空間有限場所 |
除了選擇太陽能板,安裝前還有很多細節要注意。像是屋頂的承重能力夠不夠,因為整套系統加起來重量不輕。另外朝向也很重要,最好是正南向,傾斜角度在23度左右效果最好。如果屋頂是鐵皮或是瓦片的,施工方式也會不一樣,這些都要先跟廠商確認清楚。
申請流程其實沒有想像中複雜,但文件要準備齊全。首先要找合格廠商評估,然後向台電申請併聯審查,通過後才能施工。完工後還要經過台電驗收,最後才能正式啟用。整個過程大概要2-3個月,所以想裝的人最好提早規劃。現在政府有「陽光屋頂百萬座」計畫,補助金額依裝置容量計算,每千瓦最高補助3萬元,真的可以省下不少成本。
電費計算方式有兩種可以選,一種是全部賣給台電,另一種是自發自用餘電躉售。如果是住家用電量不大的話,通常全部賣掉比較划算,因為收購價比一般電價高。但如果是用電大戶,可能就要精算一下哪種方式比較有利。這些在裝太陽能板ptt上都有很多討論,建議多爬文參考別人的經驗。
最近在PTT上看到超多人在討論「誰適合裝太陽能板?PTT網友經驗分享」,發現原來不是每個人家都適合裝,今天就把網友們的實戰經驗整理給大家參考。其實裝太陽能板最關鍵的就是屋頂條件和用電習慣,像南部網友就超推,因為日照時數長,回收期比北部快1-2年,但如果是公寓頂樓就要先搞定管委會。
先來看這張網友整理的比較表,超實用:
條件 | 適合程度 | 網友實際案例 |
---|---|---|
透天厝自有屋頂 | ★★★★★ | 台南網友裝8片板,夏天電費剩38元 |
公寓頂樓(需管委會同意) | ★★★☆☆ | 台中網友花了3個月協調才通過 |
日照不足(北部/遮蔭) | ★★☆☆☆ | 基隆網友裝了後悔,發電量只有預期60% |
用電量大(月繳2000↑) | ★★★★☆ | 新竹科技業網友裝20片,電費直接打3折 |
租屋族 | ★☆☆☆☆ | 房東不給裝,自己搬走還要拆超麻煩 |
很多網友都強調,裝之前一定要先找專業廠商來評估,像有位桃園網友分享,他家屋頂是鐵皮加蓋,結果廠商來看才發現結構根本撐不住太陽能板的重量,差點白花錢。另外也要注意合約內容,有網友遇到綁約20年但回收率不如預期的狀況,建議要多比較幾家。
用電時段也是重點,高雄網友”太陽能阿伯”就說,他家白天沒人在,多餘的電賣回台電反而比自用更划算。但如果是居家辦公或退休族,白天用電多的人,自發自用就超適合。還有人分享說政府補助每年都在變,今年裝和明年裝的回收期可能就差很多,要隨時注意最新政策。
最近「什麼時候裝太陽能板最划算?PTT熱議」這個話題在能源版吵得火熱,不少鄉民都在分享自己的安裝經驗。其實在台灣裝太陽能板真的要抓對時機,除了政府補助方案會變動,連季節和天氣都會影響發電效率,今天就來整理幾個關鍵重點給大家參考。
先講最實際的價格問題,通常年底到隔年農曆年前是廠商衝業績的淡季,這時候議價空間最大。有PTT網友分享他在去年12月談到的價格,比6月旺季時便宜了將近15%。不過要注意避開颱風季施工,不然剛裝好就遇到強風暴雨真的很抖。下面這個表格是整理自台電資料和網友回報的發電效率比較:
月份 | 平均日照時數 | 發電效率 | 安裝推薦度 |
---|---|---|---|
3-5月 | 4.8小時 | ★★★★☆ | ★★★★☆ |
6-8月 | 5.2小時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☆☆☆ |
9-11月 | 4.5小時 | ★★★☆☆ | ★★★★☆ |
12-2月 | 3.9小時 | ★★☆☆☆ | ★★★★★ |
另外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現在台電的躉購費率是逐年調降的,2025年的價格就比2024年降了3%左右。有在能源公司上班的網友透露,通常新費率會在每年1月公布,所以趕在年底簽約、隔年初完工的話,說不定還能卡到舊費率的最後一班車。不過要特別提醒,最近因為國際矽料價格波動,有些廠商會用低價搶單後再追加費用,簽約時一定要把規格和總價寫清楚。
說到施工品質,不少過來人都建議避開梅雨季和颱風季安裝。有網友哭訴他去年7月裝的板子,遇到午後雷陣雨導致支架灌水,後來發現好幾處螺絲都沒鎖緊。師傅坦白說夏天太熱容易趕工,反而秋天涼爽時施工品質最穩定。還有人分享小技巧,可以要求廠商提供當天施工的縮時影片,這樣既能確認安裝細節,萬一有糾紛也有證據。
最近逛PTT的時候,發現八卦板和科技板突然冒出好多篇關於太陽能板的討論串。為什麼PTT鄉民都在討論太陽能板?原來是因為最近政府推出一系列補助方案,加上電價又要調漲,讓大家開始認真考慮在自家屋頂裝太陽能板來省電費。而且現在技術進步很多,不像以前那麼貴又難維護,難怪會成為熱門話題。
先來看看最近討論度最高的幾個太陽能板優點:
討論重點 | 鄉民怎麼說 | 實際情況 |
---|---|---|
省電費效果 | “我家裝了兩個月電費少一半” | 平均可省30-50%夏季用電 |
政府補助 | “今年申請到的補助比去年多” | 2025年最高補助達設置費用40% |
維護成本 | “根本不用怎麼清,下雨就沖乾淨” | 新型自潔塗層減少維護需求 |
轉賣電力 | “多餘的電賣台電一個月賺飲料錢” | 躉購費率每度約4-5元 |
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一面倒說好,有些鄉民就分享實際遇到的問題。像是住在公寓大樓的網友抱怨管委會不給裝,說會影響建築外觀;還有北部網友說陰雨天多,發電效率不如南部來得好。更有人提到初期安裝費用還是偏高,雖然長期來看划算,但一次要拿出十幾萬對小家庭來說壓力不小。
技術派鄉民則是在討論哪種太陽能板CP值最高。單晶矽的效率好但貴,多晶矽價格親民但需要更大安裝面積。最近還有人分享薄膜太陽能板的開箱文,說這種新型的可以彎曲安裝在各種屋頂,連鐵皮屋都能裝,引起不少迴響。廠商代表也偷偷潛伏在推文裡提供專業建議,形成很有趣的討論氛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