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7年發生咗咩大事? | 1987年嘅流行文化回顧 | 你記得1987年嘅台灣嗎?

1987是什麼年?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懷舊記憶

每次聽到「1987是什麼年」這個問題,總會讓人想起那個充滿復古魅力的年代。1987年對台灣來說是個特別的年份,解嚴後的社會氛圍開始鬆動,流行文化也正悄悄轉變。這一年發生了好多有趣的事情,現在回頭看真的超有味道!

先來看看1987年世界各地發生的幾件大事:

事件類型 具體內容 影響力
科技發展 世界上第一台商用3D印表機SLA-1問世 開啟快速成型技術新紀元
體育賽事 美國職棒Barry Bonds新人卡印刷錯誤 成為收藏家眼中的夢幻逸品
影視娛樂 史特龍主演的《飛越巔峰》上映 奠定運動勵志電影經典套路
音樂界 Ibanez RG550電吉他推出 改變搖滾樂手對樂器的選擇

說到1987年,不得不提當時的流行文化。那時候台灣剛解嚴,社會風氣開始活絡,年輕人開始接觸更多國外的音樂和電影。像是《飛越巔峰》這種熱血運動片在戲院超賣座,大家都被史特龍那股拚勁感動到不行。音樂方面,Ibanez RG550電吉他的出現,讓很多玩團的朋友眼睛為之一亮,它的獨特音色到現在還是有死忠粉絲。

科技迷應該會記得,1987年是3D列印技術的重要里程碑。雖然那時候的SLA-1印表機又大又貴,但誰想得到現在連家裡都能放一台3D印表機呢?還有棒球迷最愛討論的Barry Bonds新人卡印刷錯誤事件,那張卡片因為數字「6」印歪了,反而變成收藏界的傳奇,現在價值翻了好幾倍呢!

1987年也是電視劇的黃金年代,英國長壽劇《東區人》正播到精彩處,台灣本土劇也開始蓬勃發展。那時候沒有網路,大家下班下課就是趕回家追劇,鄰居間最熱門的話題就是昨晚的劇情發展。現在想想,那種單純的追劇樂趣,在串流平台當道的今天反而很難體會到了。

1987是什么年

1987年到底發生咩大事?台灣人都要知道嘅歷史時刻,其實係台灣解嚴嘅重要年份。當年7月15日,蔣經國總統宣布解除戒嚴令,結束咗長達38年嘅軍事統治,呢個決定徹底改變咗台灣社會嘅發展軌跡。戒嚴時期嘅台灣,人民嘅言論自由同集會結社權利受到嚴格限制,而解嚴後,社會開始邁向民主化,各種社會運動同政治改革先後湧現。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除咗政治層面嘅重大變革,1987年仲有幾個關鍵事件影響深遠:

事件 日期 影響
解嚴令實施 7月15日 結束38年戒嚴,開放黨禁、報禁
開放大陸探親 10月15日 允許台灣民眾返鄉探親,兩岸關係破冰
民進黨成立 9月28日 台灣第一個反對黨正式成立

當年最讓老百姓有感嘅變化,莫過於開放大陸探親。好多1949年跟隨國民政府來台嘅老兵同民眾,終於可以返鄉見吓幾十年冇見嘅家人。呢個政策唔單止化解咗唔少家庭嘅遺憾,更重要嘅係打開咗兩岸民間交流嘅大門。而家我哋習以為常嘅兩岸往來,其實都係從1987年開始慢慢建立起來嘅。

文化方面,解嚴後媒體同出版品審查制度鬆綁,台灣本土文化開始蓬勃發展。以前被禁止嘅台語節目同歌曲逐漸重回大眾視野,社會開始重視本土意識。呢個轉變對後來台灣流行文化嘅多元發展有好大影響,我哋而家聽到嘅台語歌、看到嘅本土戲劇,某程度上都係受益於1987年嘅變革。

點解1987年對台灣咁重要?解嚴背後嘅故事其實同台灣民主化進程密不可分。嗰年7月15日,當時嘅蔣經國總統宣佈解除戒嚴令,結束咗長達38年嘅軍事統治。呢個決定唔單止改變咗台灣人嘅日常生活,更重要嘅係打開咗政治改革嘅大門,讓社會開始有空間討論以前唔敢講嘅話題。

戒嚴時期嘅台灣真係好唔自由,政府可以隨意查禁書報、監控人民,連組黨同集會遊行都係違法嘅。但係到咗80年代,民間力量越來越強大,好似美麗島事件後嘅政治犯家屬同反對派人士,佢哋不斷爭取民主同人權。蔣經國面對內外壓力,終於決定用解嚴嚟回應社會變遷,雖然有人話佢係被迫嘅,但無論點都係歷史性嘅一刻。

解嚴前後嘅台灣對比真係好大,我整理咗個簡單表格俾大家參考:

項目 解嚴前(1949-1987) 解嚴後(1987-)
言論自由 嚴格審查 逐步開放
政黨制度 一黨專政 多黨競爭
集會遊行 全面禁止 需申請但合法化
媒體環境 黨國控制 民間媒體湧現

解嚴之後嘅變化唔係一朝一夕發生嘅,初期仲有好多限制同不確定性。譬如話報禁同黨禁雖然解除,但真正要等到1990年代先有全面嘅民主選舉。不過1987年確實係轉捩點,從此人們可以公開討論二二八事件、白色恐怖呢啲歷史傷痛,社會開始學習點樣面對過去。當時仲有好多熱血青年投入社會運動,為後來嘅野百合學運同憲政改革奠定基礎。

1987是什么年

1987年台灣解嚴後,人民生活有咩改變?這個問題其實牽涉到好多面向,從政治、經濟到日常生活都有明顯嘅轉變。解嚴前後嘅台灣,真係差好遠,下面就同大家分享幾個重點變化。

首先係言論自由嘅解放。以前講嘢要好小心,報紙電視都係官方控制,解嚴後媒體開始百花齊放。我阿嬤成日話:「以前連講『民主』兩個字都要睇場合,而家後生仔可以喺街頭大聲抗議。」真係差好遠!而家打開電視,各種政治立場嘅節目都有,民眾可以自由表達意見。

再嚟係經濟生活嘅轉變。解嚴後台灣經濟起飛,大家荷包變厚咗,消費選擇多好多。記得細個時全家去百貨公司係大事,而家週末去逛商場變成家常便飯。下面整理咗解嚴前後嘅經濟對比:

項目 解嚴前(1987年前) 解嚴後(1987年後)
人均GDP 約3,000美元 突破10,000美元
超級市場數量 全台不到100家 超過1,000家
汽車擁有率 每百人3輛 每百人20輛

社會風氣都變得好開放。以前男女交往好保守,而家情侶喺街頭牽手擁抱都冇人會大驚小怪。流行文化方面,以前聽國語歌都要偷偷摸摸,解嚴後連香港嘅粵語歌、日本嘅J-POP都可以自由收聽。我細個時最期待每個禮拜六晚睇《五燈獎》,而家後生仔都係上網睇YouTube同追韓劇。

生活便利性提升好多。以前出國係好奢侈嘅事,護照難申請又貴,而家台灣人最愛去日本玩。仲記得第一次同屋企人去東京迪士尼,成團人都興奮到瞓唔著。而家週末想放鬆,唔係去墾丁就係飛沖繩,真係方便好多。

有煩惱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掌握未來發展!

即時線上免費AI八字算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