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人付錢的那些大小事
現在出門付錢的方式真的超多選擇,從傳統的現金到各種電子支付,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方式。記得以前跟朋友聚餐,大家還要湊零錢AA制,現在用手機轉帳超方便,連錢包都不用帶了!
常見付錢方式比較
付錢方式 | 優點 | 缺點 | 適合族群 |
---|---|---|---|
現金 | 店家都收、不用擔心網路問題 | 要找零、容易弄丟 | 長輩、小額消費 |
信用卡 | 有回饋、免帶現金 | 有些小店不收、可能盜刷 | 上班族、大額消費 |
電子支付 | 方便快速、常有優惠 | 要綁定、有使用限制 | 年輕人、科技族 |
轉帳 | 即時到帳、不用現金 | 要手續費、操作步驟多 | 朋友間分帳 |
說到情侶約會付錢這件事,真的是一門學問。身邊朋友有的堅持AA制,有的男生會主動買單,也有女生覺得輪流付比較沒壓力。前陣子Dcard上還有人討論,曖昧期就主動問付錢方式的男生是不是太在意錢,結果引發熱烈討論。其實每對情侶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就好,不用太在意別人怎麼看。
現在台灣人最常用的電子支付應該就屬LINE Pay和悠遊付了,特別是悠遊付搭捷運真的超方便,還能自動加值。不過有趣的是,最近TVBS的報導說,還是有很多年輕人愛用現金,覺得這樣比較能控制花費,不會不小心就刷過頭。我自己也是現金和電子支付混著用,看場合決定,像去夜市當然還是掏零錢最快啦!
去大陸玩的時候付錢又是另一回事了,那邊幾乎都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寶,台灣人要去就得先搞定實名認證和綁定銀行卡,不然連買瓶水都有困難。上次朋友去上海玩,還特地換了一疊人民幣備用,結果發現連路邊攤都只收手機付款,最後還是靠當地朋友幫忙才搞定三餐。
情侶約會到底該怎麼付錢?5種常見方式大解析,這個問題困擾著不少剛交往的小情侶。其實付錢方式沒有標準答案,關鍵是找到兩個人都舒服的模式。今天就來分享台灣情侶最常見的5種付錢方式,看看哪種最適合你們!
首先是最傳統的「男生全付」,這種方式在台灣還是很常見,特別是在交往初期。很多男生會覺得這是展現紳士風度的機會,但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經濟壓力。建議可以觀察對方是否真的心甘情願,如果女生也想分擔,不妨主動提出。
第二種是「輪流請客」,這在穩定交往的情侶中很受歡迎。這次你請吃飯,下次我請電影,既能保持驚喜感又不會讓某一方負擔太重。記得要根據雙方經濟能力調整消費水平,不要讓請客變成壓力。
付錢方式 | 優點 | 缺點 |
---|---|---|
男生全付 | 傳統有禮貌 | 可能造成經濟壓力 |
輪流請客 | 公平且有驚喜感 | 需注意消費水平匹配 |
AA制 | 完全公平 | 可能顯得生疏 |
依收入比例 | 考慮實際經濟狀況 | 計算較複雜 |
設立約會基金 | 共同規劃未來 | 需要高度信任 |
第三種是「AA制」,也就是各付各的。這種方式在年輕情侶中越來越普遍,特別是大學生或剛出社會的情侶。好處是很公平,但有些人會覺得這樣太計較,少了點浪漫感。建議可以看場合調整,比如平常吃飯AA,特殊節日再互相請客。
「依收入比例分攤」是第四種方式,適合收入差距較大的情侶。比如賺得多的人出7成,賺得少的出3成。這種方式很務實,但需要雙方開誠布公地討論財務狀況,避免造成心理不平衡。
最後是「設立約會基金」,兩個人定期存入一筆錢作為約會經費。這種方式適合已經交往一段時間,有共同未來規劃的情侶。既能培養儲蓄習慣,又能一起為約會做規劃,但需要雙方都有足夠的信任和共識。
學生族省錢必看!小額支付最划算的3種方式,這篇就是要來幫大家精打細算啦!身為學生,每天一杯飲料、一頓晚餐的小額開銷累積起來也是很可觀的,選對支付方式真的能省下不少零用錢。今天就來分享我們實測過最划算的三種小額支付妙招,讓你花錢花得更聰明~
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「電子支付綁定學生優惠」,像街口、Line Pay這些常用APP,很多店家都會針對學生推出專屬折扣。像我們學校附近的飲料店,用街口支付直接打9折,一杯50元的珍奶現省5元,一個月喝10杯就省下一餐的錢了!而且這些APP常常有週三支付日、新戶禮等活動,記得要隨時關注優惠訊息。
第二種是「超商小額儲值卡」,這招真的超實用!像7-11的icash2.0或是全家的FamiPay,儲值時常有加值金回饋,消費還能累積點數換商品。我們幾個同學都會趁儲值優惠時一次存個500-1000元,這樣平常買早餐、宵夜都能享受額外回饋,不知不覺就省下好幾百塊。
最後要推薦的是「信用卡現金回饋」,雖然學生辦卡額度不高,但選對卡種在小額消費上特別划算。像有些銀行推出的學生專屬卡,網路消費、超商刷卡都有1-3%不等的現金回饋,而且免年費門檻又低,真的很適合我們這種小資族。
支付方式 | 適用場景 | 平均回饋率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---|
電子支付 | 連鎖店、飲料店 | 5-10% | 要綁定學生認證 |
超商儲值卡 | 便利商店日常消費 | 2-5% | 注意儲值優惠期間 |
學生信用卡 | 網路購物、超商 | 1-3% | 記得按時繳款避免循環利息 |
這三種方式都是我們學生黨實際用過覺得CP值最高的,特別是電子支付和超商儲值卡的組合運用,省錢效果最明顯。像我自己就習慣把零用錢分成三份,日常小額用電子支付、固定開銷用儲值卡、網路購物刷信用卡,一個月下來真的可以多存不少錢呢!
2025年最新!台灣人最愛用的5大電子支付排名出爐啦!這幾年電子支付在台灣真的越來越普及,從超商買飲料到夜市小吃都能用,超級方便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目前最夯的5大電子支付,還有它們的特色跟使用場景,讓還沒用過的朋友可以參考看看哪個最適合自己。
首先來看這份熱騰騰的排名數據,這是根據2025年第一季的用戶活躍度跟交易金額統計出來的:
排名 | 電子支付名稱 | 市佔率 | 主打特色 |
---|---|---|---|
1 | 街口支付 | 32% | 優惠最多、夜市小吃最普及 |
2 | LINE Pay | 28% | 結合LINE點數、連鎖商店通用 |
3 | 全支付 | 18% | 全聯福利中心專用、生鮮超市最強 |
4 | 台灣Pay | 12% | 公股銀行支援、繳稅繳費最方便 |
5 | 悠遊付 | 10% | 交通整合、捷運公車一卡通 |
街口支付今年依然穩坐冠軍寶座,主要是因為他們跟夜市攤販合作超級積極,現在走到士林夜市、逢甲夜市幾乎8成攤位都能用街口,而且週三固定有支付優惠,很多小資族都愛用。LINE Pay則是靠著龐大的LINE用戶基礎,特別受年輕族群歡迎,在全家、7-11這些連鎖超商用起來特別順手。
全支付雖然是後起之秀,但靠著全聯媽媽們的強力支持,買菜時直接用手機結帳還能累積點數換衛生紙,主婦們都說超實用。台灣Pay最特別的是跟政府系統整合得很好,報稅季時直接掃碼繳稅不用跑銀行,公教人員幾乎人手一個。悠遊付雖然排名第五,但對於通勤族來說還是不可或缺,整合了捷運、公車和YouBike,忘記帶實體卡時真的救星。